中国古代司法推理中的误区研究
本文选题:司法推理 + 法律推理 ; 参考:《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司法推理活动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为当时的裁判活动提供重要的解决纠纷的途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应引人注意的是古代司法推理也存在着误区,本文主要采用了个案分析的方法,引用古代司法推理活动的典型实践,分别从演绎司法推理、归纳司法推理、类比司法推理及实质司法推理方法的分类角度,还原司法案例中所运用的司法推理方法,并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在对中国古代司法推理的实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误区得出了基础性的总结,并引以典型案例为着手点,,演绎推理存在忽视程序以及排斥演绎推理适用的误区,归纳推理存在着缺少对案件事实的归纳推理之弊端,类比推理存在着不恰当适用这一方式的情况,实质推理有着司法官个人主观臆断的严重倾向。误区产生的背后必然有一定原因,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误区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这些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缺乏完备的逻辑学基础、受到情理法的较大影响、轻视程序现象普遍以及刑讯逼供紧密联系。相比之下,当今的司法推理活动在裁判文书写作、大前提缺失情况下的司法推理及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有着类似的误区,因此,对古代司法推理中的误区深刻分析足以引起对当今司法推理运用的警示作用。
[Abstract]:Judicial reasoning exists widely in ancient Chinese judicial practice,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olve disputes for the judicial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which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there are also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ancient judicial reasoning.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quoting the typical practice of ancient judicial reasoning, from the angle of deductive judicial reasoning, inducting judicial reasoning, analogy judicial reasoning and substantive judicial reasoning,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gle of classification of deductive judicial reasoning, inductive judicial reasoning, analogical judicial reasoning and substantive judicial reasoning.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restore the judicial reasoning method used in judicial cases an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i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judicial reasoning in ancient China, this paper draws a basic summary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takes the typical cas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deductive reasoning ha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neglecting the procedure and ex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deductive reasoning. Inductive reasoning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lacking inductive reasoning to the facts of cases, analogical reasoning has the situation of improper application of this way, and substantive reasoning has a serious tendency of individual subjective judgment of magistrates. 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behi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orming reason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from four aspect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lies in the lack of a complete logical foundation at that time, which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method of reason. The phenomenon of contempt procedure is common and the extortion of confessions by torture is closely related. In contrast, there are similar misunderstandings in judicial reasoning activities in the writing of adjudicative documents, judicial reasoning in the absence of major premises and the exercise of discretion by judges.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ancient judicial reasoning is sufficient to give warn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judicial reasoning today.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李勇军;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李云波,王彦山;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蒋冬梅;;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姜柏生;;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冲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纯兵;;试从利益衡平角度谈建立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的法律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武;党惠娟;;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7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