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
本文选题:网络舆情 + 司法审判 ; 参考:《当代传播》2013年02期
【摘要】: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社会舆情,是社会整体或部分民意在网络上的折射。在法治环境下,网络舆情应成为社会有效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并与正常的司法活动形成良性互动。司法审判则需正确面对网络舆情,接受其质询并受其监督,在公正信念的指引下,努力打造和谐社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Abstract]: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which spreads through the network, is the social whole or the partial public opinion refraction on the network. In the environment of rule of law,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hould become a part of the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society, and form a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normal judicial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judicial trial should fac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rrectly, accept its inquiry and be supervised by 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justice belief, we should striv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legal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康元律师事务所;
【基金】:山东科技大学(2012-2013)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CA120373
【分类号】:G206;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源;网络中的舆论监督[J];当代传播;2002年06期
2 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年04期
3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4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8期
5 胡圣方;魏学宏;;甘肃网络舆情现状对策研究[J];丝绸之路;2010年08期
6 丁柏铨;;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J];新闻记者;2007年06期
7 丁柏铨;;论网络舆情[J];新闻记者;2010年03期
8 栗峥;;传媒与司法的偏差——以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例为例[J];政法论坛;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赵丽;;关于构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思考——以银川市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田中臣,赵银芳;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杨秋凤;;“隐蔽作证”制度的法理基础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尚华;李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37条对我国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汪拥政;;构建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及价值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朴英姬;;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之我见[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成栋;;论“正当法律程序”入宪[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刘静坤;;论犯罪耗费理论与侦查效益[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樊奕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价值平衡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8 安凤德;赵华军;;“个案改变中国?”——影响性诉讼中公众意见对司法的影响及其阐释[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9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梁俊山;;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袁晓芳;基于情景分析与CBR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倪志龙;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桂;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杨;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7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於旭初;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思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安;;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J];安全;2007年06期
2 张勇锋;;对《旅游新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J];今传媒;2008年09期
3 王娟;;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4 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党政论坛;2007年09期
5 曾润喜;;网络论坛的运行机制——以“家乐福事件”为例[J];电子政务;2009年Z1期
6 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7 毛e
本文编号:1946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4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