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模式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及其渐进式亲和

发布时间:2018-06-11 20:58

  本文选题:司法模式 + 社会工作 ; 参考:《学术交流》2012年11期


【摘要】:如果以二分法为基础,可以将司法模式在总体上分为国家模式和多元模式,借以探讨不同司法模式与社会工作的亲和程度与相互关联。其中,多元司法模式是多个司法模式亚型的集合,它们为司法社会工作预设了较大的介入空间。人类社会的大趋势是司法与社会工作的渐进式亲和,这将逐渐发展出关于审判、准司法、涉司法等具体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ichotomy, the judicial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ational model and the pluralistic model as a whole, so as to explore the degree of affinit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judicial models and social work. Among them, the multiple judicial model is a collection of multiple judicial models, which presupposes a large intervention space for judicial social work. The general trend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gradual affinity between justice and social work, which will gradually develop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in specific fields such as trial, quasi-judicial, judicial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聂志琦;;协商性司法:刑事司法的新选择[J];法律适用;2006年09期

2 徐美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4期

3 王瑞鸿;;戒毒社会工作:理念、原则及其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永升;;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探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罗天纯;;劳动争议调解中的社会工作——人本主义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3期

6 李卫红;谭珍珠;;论刑事司法三大模式的结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8 刘武俊;;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仲裁制度——中国仲裁制度述评[J];中国发展;2008年02期

9 杨一平,俞静尧;司法概念的现代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珍珠;刑事司法模式的结构与框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克鹏;论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程宗璋;当代东方人“厌诉”质疑[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5 姜敏;;理性诘问:刑事和解是否是“以钱买刑”[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6 汪厚冬;;公法上不当得利研究[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7 李永军;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二元制体系下的边际案例救济[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8 刘正峰;信托制度基础之比较与受托人义务立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9 杨志忠;;试析仲裁员的责任制度[J];北京仲裁;2005年02期

10 陈立峰;王海量;;论我国《仲裁法》的管辖范围[J];北京仲裁;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志成;;刑事和解与公诉权:功能互补[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叶祖怀;;宽严相济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欧阳国华;付殿洪;张磊;黄天明;;基于“超额递减赔偿制度”的消费者小额权益保护[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高飞龙;王s,

本文编号:200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0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