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定位

发布时间:2018-06-12 04:46

  本文选题:政治民主 + 司法民主 ; 参考:《法律适用》2017年11期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的平等性和有效性是其具体要求;其次是一种司法制度,是人民法院弘扬司法民主、保障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的有力保证。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缓解人案矛盾等附属性司法功能,不能单纯追求更不能使其成为主导,必须紧紧围绕政治功能来构建。因此,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具体设计时,必须坚持其政治民主属性,体现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的平等性和有效性;孤立强调司法功能可能由于实用主义倾向而导致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异化。同时,为了防止人民陪审员制度失去活力,在制度设计时,还要防止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弱化。
[Abstract]:The people's jury system is firstly a political system and a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political democracy. The e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eople's jurors' particip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re it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the second is a judicial system in which the people's court promotes judicial democracy. Ensure judicial justice, promote judicial openness, and enhance judicial credibility. In practice, the people's jury system has the added function of reliev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eople's case, and can not only pursue nor make it become the leading, but must be constructed closely around the political function. Therefore, when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we must adhere to its political and democratic attributes and embody the e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eople's jurors' particip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he emphasis on judicial function in isolation may lead to the alien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jury system due to the tendency of pragmatism.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people's jury system from losing its vitality, the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jury system should be prevented from weakening whe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阳;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叶青;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杨可中;人民陪审员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张文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及重构[J];山东审判;2001年01期

5 曲一铭;从民主与公正角度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J];山东审判;2001年03期

6 虞成哲;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李凤军;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人大监督[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田春华,李远华;人民陪审员制度[J];兵团建设;2005年06期

9 ;关于全省法院落实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研报告[J];山东审判;2005年03期

10 顾秀莲;积极推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J];中国人大;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新;刘达文;娄必县;;从身份出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以某中级法院辖区陪审员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念;;在民主与实用之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志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仍需完善[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刘方勇;;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二元构造论——兼谈司法大众化与职业化的冲突与融合[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匡敬武;;浅析基层法官贯彻群众路线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机制[A];贵州法学(2014年第1期)[C];2014年

7 刘向宇;;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策;邹立言;;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小红;;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际民;;浅谈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达林;让人民陪审员制度规范化[N];人民日报;2004年

2 王斗斗邋丘栋辉 整理;细数人民陪审员制度近八十年风雨历程[N];法制日报;2007年

3 安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N];法制日报;2007年

4 何兵 张国香 韩雪峰 赵鹏;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践:扬州地区法院调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鑫 本报通讯员  谌辉;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尚需完善 前景广阔[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王焕平;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陈永辉;再接再厉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特色人民陪审员制度不断发展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那顺 刘亚莉;西乌旗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王正平邋通讯员 高恩承;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供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2 何雪钧;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董俊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4 马箭;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5 高中毅;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6 鲁玉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实现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艳;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8 闫洪磊;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改革[D];苏州大学;2012年

9 孙永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谷玲;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8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08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