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的调查研究
本文选题:刑事案件受害人 + 救助制度 ; 参考:《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建立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在我国既非是一种凭空的理论想象,也并非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制度创造。构建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既符合现实之需,又与国际趋势相契合;制度的构建需要国家、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努力。从审判实践中被害人救助现状的实证分析出发,从制度价值、理论基础、制度框架等角度,并在借鉴外国立法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具体设想,是有益的尝试。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victim relief system in criminal cases is neither a theoretical imagination nor a groundless system cre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relief system for victims in criminal cases, which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reality,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and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societ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ictim relief in trial practi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value, theoretical basis,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idea of establishing this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a useful attempt.
【作者单位】: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系;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琼;孙洪坤;;论建立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军辉;;中国刑事补偿制度浅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3 葛阿刚;;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律制度的探讨[J];中国检察官;2010年01期
4 许晓蕊;;浅析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构建[J];人大建设;2010年06期
5 沈亮;;正确把握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问题[J];人民司法;2009年11期
6 刘蜜;;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本土化构建思路[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黎光明;易志斌;;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价值分析与立法设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冰;净化网络,需要法律和道德双管齐下[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伍旭中;;哈耶克文化进化观的哲学困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张太保;;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正当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龚义年;计算机犯罪及其对我国刑法的挑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荣月;;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沃耘;;论物权自助行为——物权自我保护与实现之维度[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10 罗时贵;;法的合法性与整全性的关联分析[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3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黎元奎;;中国证券监管:价值模式及其转换——一个经济伦理学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房玉和;;信息安全与信息法学[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7 陈峗;;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儒家思想传统对西方自由主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商原李刚;;论儒道互补的和谐社会理念[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9 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学辉;;超越程序控权论——交往理性下的行政裁量程序[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文s,
本文编号:2012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127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