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行贿罪惩治如何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18-06-14 06:01

  本文选题:行贿罪 + 惩治 ; 参考:《人民检察》2012年16期


【摘要】:正全国检察机关每年要查处数万件贿赂犯罪案件,每件受贿案件背后都有数名甚至数十名行贿人。应当说,行贿是贿赂犯罪的源头,遏制行贿才是有效治理贿赂犯罪的治本之策。但是,实践中行贿人却极少受到刑事追究,对行贿罪立案少,起诉更少,判处实刑的更是少之又少。轻纵行贿罪,将使行贿之风日盛,受贿犯罪也将更加猖獗,而严惩行贿罪,行受贿双方结成攻守同盟,对受贿罪的打击又将受阻,检察机关在惩治行贿罪中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困境。
[Abstract]: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cases of bribery crime in the national procuratorial organs every year, and there are several or even dozens of bribes behind each case. It should be said that bribery is the source of bribery crime. The crime of taking bribes will be flourishing, and the crime of bribery will be more rampant, and the crime of bribery will be severely punished,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bribe will form a confederation, and the attack on the crime of bribery will be hindered,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has fallen into an awkward dilemma in punishing the crime of bribery.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6.3;D924.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亚波;;“黑名单”背后的中国行贿犯罪惩治[J];法治与社会;2010年02期

2 肖洁;;行贿犯罪查处的困境与解决途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卜开明;胡立柱;程东;;贿赂犯罪侦查中的内在缺陷分析——以程序法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大元;;试论正当防卫辩护的举证责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姝丹;;浅析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勇;;浅论转化型抢劫[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5 刘宪权;吴允锋;;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刑法新理念的建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以正当性为基点的展开[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7 聂立泽;徐骏;;性犯罪法律评价的价值审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聂立泽;徐骏;;性犯罪法律评价的价值审视[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莫洪宪;彭文华;;犯罪特性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性犯罪为例谈犯罪学研究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莫洪宪;彭文华;;犯罪特性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性犯罪为例谈犯罪学研究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谈在祥;医疗事故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谢丽莉;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冯云;刑法中的伪造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匡科;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我国行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其补足[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6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16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