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科学体系
本文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法律体系 ; 参考:《新视野》2012年04期
【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根植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主要由司法规范系统、司法组织系统、司法职能系统和司法人员管理系统组成。该制度体系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judici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ooted i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has become a set of interrelated scientific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self-perfection and self-innovation. The scientific system consists of judicial normative system, judi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judicial function system and judicial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fully reflect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the socialist judi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75)
【分类号】:D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海艳;;礼仪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杰;;扰乱法庭秩序案的审判程序不能特殊化[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2 黄捷;诉讼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李斌;;银行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浅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罗杰;;法律体系形成后刑事诉讼法再修订问题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余显波;;与现行法律体系相对应的法律监督体制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S1期
6 邢春宇;;浅议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与整合[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7 周非;;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年09期
8 陶晨;;护法 修为 奉献——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法律秘书[J];秘书;2006年06期
9 陈翔宇;;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劳动教养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10 万义;;浅议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论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周叶中;司久贵;;法制建设重在政府和官员尊法守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贺政银;;刑罚执行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浅议刑罚执行法律体系和机构的改革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王志亮;;“应对犯罪”视野下刑事法律体系的审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何勤华;方X;张伟;;“六法全书”的废除与群众观点的确立——浅论新中国成立前后董必武司法为民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曾瑞;;完善刑事法律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珞铭;吴超;邓艳星;石英;;安全律师新职业的展望及其知识结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艺工;;人民陪审制改革刍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鹰;张鸥;;简析《监狱法》的立法技术问题[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虞浔;;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变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任泉;应尽快明确涉及港澳台刑案管辖[N];检察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逸吟 殷泓;让人民感受到法律体系的温暖[N];光明日报;2011年
3 台湾海峡两岸法学交流协会理事长 廖正豪;让法律体系为人民服务[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叶晓滨;尽快完善反腐法律体系[N];深圳特区报;2005年
5 马渊杰;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黄任泉;尽快规定涉港澳台刑事案件的管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7 鑫明;美国解决司法怪状:难![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8 市人大代表 金家庄区人民法院 朱学强;法律体系形成后对人民司法的新要求[N];马鞍山日报;2011年
9 王胜俊;法律体系形成与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丁曼丽;防知识产权滥用 最高院未雨绸缪[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芊芊;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孙兰英;论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法律体系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田翠兰;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陈靖宇;论司法裁判的确定性及其实现[D];苏州大学;2005年
5 王晓英;我国监狱行刑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应晶晶;我国民间组织法律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沈越华;《监狱法》的效用观察与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8 付春艳;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保护[D];吉林大学;2008年
9 富晓燕;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任思帅;中国消费纠纷ADR模式甄选与制度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7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4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