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6-22 04:55

  本文选题:检察权 + 检察理论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新中国以1954年宪法为标志,开创性地设计了人大之下"一府两院"的政治体制,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权力的正确行使,建立了不完全同于西方国家的检察制度。由于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检察机关历经坎坷,伴随着新中国检察制度的"三落三起",检察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从初创、中断到发展、繁荣的变迁历程。当前检察理论研究正在走向成熟,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历史性地梳理检察理论研究的历程,有助于更加理性地看待检察制度,为今后进一步描述、解释、完善检察制度提供理论准备。
[Abstract]:New China, marked by the 1954 Constitution, designed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one government, two courts" under the people's Congres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unity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and the correct exercise of power,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was not exact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Due to the lack of much mature experienc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along with the "three falls and three ups" of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in New China, and the study of procuratorial theory has also undergone the vicissitudes from the start-up, interruption to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procuratorial theory is moving towards maturity. At such a crossroads,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urse of procuratorial theoretical research will help us to view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more rationally, to further describe and explain it in the future. Improve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所;
【分类号】:D9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辉,刘为军;立案侦查条件新论[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2 樊荣庆,叶敏,俞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出庭的若干问题探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3 谢小剑,王志军;限制与激励:我国民事公诉程序改革中的两个维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徐阳;公检法三机关分工、制约、配合原则评析[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5 叶建丰;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合理定位[J];河北法学;2004年03期

6 黄娟;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唐素林;“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辨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黄娟;试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曾志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检察制度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10 孙谦;中国的检察改革[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徐赫喃;刑事诉讼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马贵翔;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洵贤;论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1年

2 陈桂蓉;公诉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赵永红;检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田超奇;论民事检察监督对象[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熊建军;论证据展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D];湘潭大学;2002年

7 刘道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赵钟;刑事再审程序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忠平;完善我国检察解释的法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少侠;;浅谈检察学的性质、特点与体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倪爱静 ,李国明;检察理论在实践与改革中的发展——第五届全国检察理论年会述要[J];人民检察;2004年05期

3 王琰;为检察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全国首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4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澄清的几个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张智辉;2000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J];人民检察;2001年01期

6 温辉;;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关系论略[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胡光;;台湾检察制度与大陆检察制度比较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02期

8 谢志强;;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应强化八种理念[J];中国检察官;2006年05期

9 陈云生;;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解析[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10 张志铭;;立足检察 开放办刊[J];人民检察;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皓;勾香华;;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钟长鸣;;建立检察权配置之差序结构模式初探[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徐荣生;;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孙学文;;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曾伊山;庄丹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检察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贾志鸿;李梦林;;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检察权的权力结构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莉芬;;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优化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李明键;;检察权构成的优化配置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刘达生;;强化对检察权的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阮冰莹;推动检察理论调研工作发展[N];潮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吴贻伙 徐建波 柴春元;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繁荣检察理论研究[N];检察日报;2002年

3 记者刘辉;新疆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昌召开[N];昌吉日报;2009年

4 刘生荣;检察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检察日报;2001年

5 曹建明;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 努力以检察理论创新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N];检察日报;2010年

6 周振华;检察理论研究要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N];检察日报;2004年

7 吴光裕;检察理论应注重实证研究[N];检察日报;2004年

8 记者 张启斌;全市首次检察理论研讨会召开[N];赤峰日报;2008年

9 李明耀 刘卉 崔洁 肖水金;大力加强检察理论研究 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开展[N];检察日报;2005年

10 刘卉 李明耀 崔洁 肖水金;努力开创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涛;从督察院到监察厅[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德平;检察权的属性与制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赤列晋美;论检察权的定位及检察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智威;论检察权的属性—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观察与思考[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赵永红;检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闻红钰;行政检察权的基本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乔亦丹;对中国检察权的定位[D];郑州大学;2004年

7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邱景辉;检察权的功能更新[D];厦门大学;2002年

9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维晓;论检察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制度安排[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5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