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网络民意对刑事审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4 04:19

  本文选题:网络民意 + 影响 ; 参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摘要】:互联网的天生草根性打破了国家对话语权的垄断,民众依托于网络这一平台将对某一事件的评价汇聚成强大的网络民意以彰显个体力量。在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下,法院和法官深受网络民意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法院和法官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敬畏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对刑事审判公正的主动追求,而并非是对网民的曲意逢迎。基于网络民意影响审判的客观现实,法院和法官必须打破封闭审判的传统思维,以"坦然面对、谨慎回应、合理采用"的心态与网络民意进行良性互动,并适时全面公开网络关注的热点案件,确保刑事判决经得起网民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
[Abstract]:The natural grass-roots nature of the Internet broke the monopoly of the state on the right to speak. People rely on the Internet, which will gather the evaluation of a certain event into a strong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to highlight the individual power.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courts and judge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network under the aim of the people's interests first. The respect and awe of the courts and judges for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are in fact the active pursuit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not the appeasement of the Internet user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fluences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rial, courts and judges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closed trial and interact with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mentality of "face calmly, respond cautiously and adopt reasonably". And timely and fully open online attention to hot cases, to ensure that criminal judgments can withstand the test of Internet users and the test of time.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兰芬;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J];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2 O.W.霍姆斯,许章润;法律之道[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6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2059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59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