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情理与媒体监督维度下的法官独立——兼评德国法域下法官独立及其启示
[Abstract]:Judicial activity is a process of value judgment, which is abstract, because the law does not provide the only solution to the dispute, the judge must be in the social field and the media supervision field two dimensions. According to certain methods to interpret and apply the legal norms, abide by the inner independence of judges and ensure social justice. Article 97 of the German basic Law is the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substantive independence and identity independence of judges, and the inner independence of judges is also regarded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It is the basic consensus of German academic circles to invoke 97 articles to interpret the internal independence of judges. In the face of the influence from the social field and the media supervision field, German law emphasizes the obligation of the judge to obey the law, pays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ity of the judge candidate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and endows the judge with the constitutional duty of inner independenc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judges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interference to maintain internal independence. The system of ensuring the independence of judge trial and independence of status in our country needs to be perfected urgently.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y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judge system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51.6;DD916.2;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卫东;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谭义军;;论司法正义之供需关系及其模式转换[J];求索;2010年12期
3 吴建功;;法律适用方法的正当性标准与实践性要求[J];求索;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韦志明;;桂东南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4 张海凤;衣志成;;农村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6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7 贺欣;;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应星;;行政诉讼程序运作中的法律、行政与社会——以一个“赤脚律师”的诉讼代理实践为切入点[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李华;王存河;;司法权的定位和功能[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国生;;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改造论——以当事人审级利益的保护为分析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司法如何应对民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5 项延永;;“迁就”向“固守”的转变——基层法院解决乡村社会民事纠纷司法策略新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王纳新;;论法律监督的逻辑悖论与法治困境——以诉审关系为分析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张仁虎;娄必县;;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费长城;袁泉;;社会转型中的司法裁判公信表达——以道德的合理引入为进路[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庞景玉;何志;;顾此不能失彼:裁判与民意的博弈与衡平——以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孙海波;;想象法律:兼评《马背上的法庭》[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汤芷萍;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4 俞世春;我国现行巡回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5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戴鸿峰;我国人民法庭司法运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惠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与构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楠;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春鹰;;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1993年04期
2 徐西振;王文娟;;论刑法解释的内在规制[J];齐鲁学刊;2010年02期
3 严存生;作为技术的法律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4 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4期
5 陈金钊;法律方法论的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韩德强;论法律方法的异化及其成因——兼析司法过程中司法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夏昊;杨贝;;实践理性与法学方法——全国法学方法论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综述[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0期
8 信春鹰;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9 方乐;;超越“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司法——法制现代性中的中国司法[J];政法论坛;2007年03期
10 刘澍;;论司法之谦抑品格[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琳;;从许霆案浅谈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博弈[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2 黄绍水;;媒体与执法部门联动中的问题[J];新闻记者;2006年07期
3 马小芳;;从上海钓鱼执法案探讨传媒与司法互动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影响[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4 崔秋;;南京彭宇案的法理与道德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5 张娅;媒体监督陷入法律困境[J];商务周刊;2004年13期
6 高一飞;;评黄静案中的媒体与司法[J];法学;2006年08期
7 李姝s,
本文编号:2129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2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