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法院调解的定位

发布时间:2018-09-05 13:35
【摘要】:司法调解、法院调解和诉讼调解既是相同的,也是有区别的,狭义的法院调解是以法院调解书结案的调解,具有法院审判同等效力。我国建立了以大调解格局为特征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法院调解在此体系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是重要的参与者,起到标杆的作用。法院调解更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进行规范,坚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建立审前强制调解和审中注重调解的结合制度;规范自愿与合法的原则;建立执行调解制度。法院调解只有规范,才能在大调解格局中位于醒目的位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Abstract]:Judicial mediation, court mediation and litigation mediation are not only the same, but also different.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diversified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the great mediation pattern, in which court mediation does not play a leading role, but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playing the role of benchmarking. The court mediation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ccording to its own orientation,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find out the facts and distinguish right and wrong"; establish the combination system of compulsory mediation before trial and mediation in trial; standardize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y and legal; and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execution mediation. Court mediation can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ly if it is standardized.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2012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一般项目“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人民调解制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YS10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2 马建华;;论我国司法调解制度的完善[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3 傅郁林;;“诉前调解”与法院的角色[J];法律适用;2009年04期

4 游冰峰;;民商事案件调解节点管理机制研究[J];法律适用;2009年04期

5 雷运龙;;论“民事执行调解”制度[J];法律适用;2009年04期

6 左卫民;;探寻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以四川“大调解”模式为关注点[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7 章武生;;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兼析大调解与ADR的关系[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8 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9 广海 ,来璧;略谈法院调介的若干问题[J];法学;1957年01期

10 郑仁;法院娍解是人民法院哢理人民Qg部纠纷的重要方法[J];法学;195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2 唐东楚;何文燕;;论法院委托调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婷婷;;价值、阙如及空间: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一个基于研究综述的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4 王亚明;;司法执行模式的变革:类型、特点及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5 徐胜萍;;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法院委托调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傅郁林;;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7 吕明;;刚性维权与动态维稳——“权利本位说”在维稳时代所遭遇的挑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王亚明;;司法执行模式变革述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王亚明;;司法执行路径变更:由强力到兼容[J];福建法学;2009年01期

10 王亚明;;司法执行模式改造简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文洁;尹海萍;;“量化”诉前调解——以司法绩效评估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金浪;;子弹式解锁:民事审判效率改革之路径依赖[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7 郑国美;李钢;;能动司法视野下的中国法官角色定位之我见——兼论角色异化与能动过度的反思与规制[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8 钟尉函;;“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困境和出路——以投入和产出为分析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9 陈树森;;调解考评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议《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调解率的功能定位[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张爱云;;沟通与对话:民众诉求的理性回应——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演进回望与进路前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维玉;论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处理模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顺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王卫军;关于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蔡景光;农村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2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李燕芳;浅析执行和解制度及其适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林虹;论民事诉讼和解中法官的作用——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左卫民;;探寻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以四川“大调解”模式为关注点[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7 章武生;;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兼析大调解与ADR的关系[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8 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9 吴英姿;;代表人诉讼制度设计缺陷[J];法学家;2009年02期

10 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J];法学;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荣;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漆海霞;国际军事冲突调停的三种策略效果比较[D];清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绍安;;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的有益探索[J];中国审判;2010年07期

2 张军;;诉讼调解贵在自觉[J];法律适用;2007年01期

3 邓灼;;四川以大调解促大和谐纪实[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0年02期

4 李少平;;关于法院加强调解工作构建大调解格局情况的报告——2010年5月26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J];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0年02期

5 张永进;;当法院不再审判[J];法治论坛;2010年01期

6 郭春雨;;吉林高院院长张文显代表:构建“大调解”格局化解纠纷[J];法制资讯;2011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诉讼调解的价值与制度完善(下)[J];中国审判;2007年04期

8 潘伊川;洪磊;;“大调解”行动与“大调解”机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观察样本[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杨鸾;;论我国大调解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10 张莉;;多元调解机制下司法调解的本质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况国高;;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促进和谐上高建设——上高县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单良;;创新大服务管理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汪庚云;;推进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机制建设——关于我市社会矛盾大调解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晨;;法院调解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对福建某基层法院的实证调查[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邢会丽;;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保民;;论“检调对接”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及其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胡云腾;石磊;;弘扬董必武法治思想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10 吕曰东;;司法调解制度取向困境的经济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兵;大调解促进大和谐[N];北方法制报;2009年

2 记者 陈海发 冀天福 李忠好 通讯员 高民四;河南:办案要首选调解 安徽:拓展广度和深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陈玉兰;抚顺两级法院形成大调解格局[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聂敏宁 本报通讯员 徐海燕;弹好司法调解音符 奏响社会和谐乐章[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陈蒙 朱胤霖;创新民族地区法院调解工作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李勇;四川发挥司法调解主导作用推进“大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郝爽;深入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程[N];鹤壁日报;2011年

8 杨建武;我市法院把“大调解”作为和谐稳定的基石 切实加强调解工作[N];辽源日报;2009年

9 鲍雷 刘玉民 张瑞雪 (记者 鲍雷 刘玉民);北京抓好全程全员全面调解 重庆构建扇形工作联系面[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刘占林 刘晓芬;滦县选聘调解助理员引导诉调对接[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雷明贵;法院调解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3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6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辛国清;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秋霞;民事纠纷的“大调解”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周敏华;试论法院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甘雯雯;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靳晋芳;和谐理念与诉讼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西珍;论法院调解[D];山东大学;2006年

6 闫丽萍;论法院调解[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顾华;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韩立军;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D];燕山大学;2010年

9 侯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下法院调解之法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2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2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