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
[Abstract]:Due to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the state has promoted the revival of the people's jury system, and the court has reformed it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that it is beneficial, making the people's jurors an indispensable human resource for the basic justice. Because the jury system can satisfy the utilitarian needs of some people, it will be supported by some people whose main profession is jury. Although the country, the court and the public have reached a compromise and bala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ury, but behind this balance, the original value of the jury is gradually dispelling and degenerating.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基金】: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种子基金项目)“合作理念与中国当代权利实现方式变革研究”以及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当代中国法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2 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3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年04期
4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5 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J];政法论坛;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宗璋;当代东方人“厌诉”质疑[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刘东根;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喻中;论以法律规制权力[J];长白学刊;2002年04期
6 郭天武;民事管辖诸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哈丽达·牙尔买买提;健全公正执法与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考——兼论西部大开发中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蔡永彤,石运光;刑事和解的契约法视角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吴卫军,冯军;论法律共同体[J];当代法学;2001年11期
10 赵云芬;司法考试制度及其价值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新力;唐明良;葛宗萍;;通过技术性变革实现司法公正——行政诉讼异地交叉审判的启示[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李昌林;论刑事裁判权的归属[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善勤;试论基层人民法院组织设置的理论原则[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张冬梅;中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伍贤华;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胡秋明;论审前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李红枫;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卢中旺;论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张春艳;论司法独立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田超奇;论民事检察监督对象[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万毅;转折与展望:评中央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J];法学;2003年08期
2 胡骏;公元前5世纪雅典陶片放逐法考略[J];法学;2005年06期
3 罗智勇,冯浩;对我国陪审制的理性思考——从比较两大法系国家陪审制生存条件的视角[J];时代法学;2004年03期
4 贺卫方;对抗制与中国法官[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5 谢佑平,万毅;法律权威与司法创新:中国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危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6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年04期
7 苏力;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8 陈广胜;将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9 王亚新;程序·制度·组织——基层法院日常的程序运作与治理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宝龙;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探讨[J];东岳论丛;2004年05期
2 周长军,,于范;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与重塑设想[J];政法论丛;1996年01期
3 陈开琦;如何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求实;2004年S2期
4 张陶然;;我国陪审员陪而不审现象根源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5期
5 刘艺工,李拥军;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J];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03期
6 王杨;“入世”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2000年04期
7 王向君;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8 吴晓秀;对人民陪审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审判;2001年05期
9 葛文全;浅析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吴明童,吴杰,吴俐;新世纪人民陪审制度探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小蓓;张庆;;论司法为民思想下的人民陪审制度的意义——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2 倪培兴;;中国的司法民主建设与人民监督员制度[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周一志;;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探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伦朝平;范淑玲;贾颖玲;李继华;;人民监督员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彭光华;;人民司法的摇篮——论中央苏区对人民司法事业的主要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铭;太旗法院出台新举措强化陪审工作[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0年
2 邹振超;扶沟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陪审员作用[N];周口日报;2010年
3 朱晓斌;当事人可否选择特定陪审员参审[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 颜梅生;陪审员“上岗”后的问题不容忽视[N];法制生活报;2005年
5 孔维寅;防范陪审员良心缺失的措施[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徐吉梅;陪审员“背靠背”解纷争[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记者 李R肌⊥ㄑ对
本文编号:222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271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