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合意与治理:彝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机制——新型德古调解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4 12:53
【摘要】:新型德古调解是彝族地区人民调解的新模式。它将社会各方对纠纷解决的意见集结成社会合意,社会合意经过官方表达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在德古调解员的演绎和交涉下,社会合意的官方表达传递给纠纷解决的社会各方,促成了社会合意的官方表达与个人合意形成实践的结合,由此达成了社会合意下的个人合意。社会合意下个人合意的实现过程表明,新型德古调解是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并由国家主导的"公共领域"进行了现代化政权与传统社会精英走向联合的"会通治理"。
[Abstract]:New Degu mediation is a new model of people's mediation in Yi nationality area. It gathered the opinions of all social parties on dispute resolution into social consensus, and the social consensus was recognized by the state through the official expression. Unde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negotiation of the Deguo mediators, the official expression of social consensus was transmitted to the social parties to the dispute resolution. It promot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fficial expression of social consensus and the practice of forming personal consensus, and thus achieves the personal consensus under social consensus.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 consensus under the social consensus indicates that the new type of de Gu mediation is a "public sphere" in which the state and society participate together and are led by the state.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税收时代西部民族地区村社功能的转变与利益平衡的法律应对”(批准号:08CMZ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区域法治化条件下人民调解制度的重构”(批准号:09SZYZJ17)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批准号:2012XWD-S03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富莲;;当代凉山彝族腹心地新型德古研究——以美姑县阿奇家支德古兼头人阿奇乌合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2 王路平;论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J];思想战线;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曹理达;;村落社会的解体和能人治理的幻灭——以山西省D县Z村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为例[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3 解瑞卿;;行政诉讼调解勃兴之三重动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韩伟;;浅谈20世纪上半叶中美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差异——对两部乡村研究著作的阅读与思考[J];才智;2010年29期

5 姚显森;;论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6 李雅菁;;山西村政建设的经济学分析——90年前的宪政试验[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王军洋;;论农村家族的现代价值及其发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钟海;;社会资本变迁视域下我国乡村有序治理探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范红霞;;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和价值变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金连涛;;罪刑法定原则下的能动司法——以常熟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实务为视角[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怡;;文本建构过程的竞争:行动者、关系和制度——转型经济中的“地方社会”模型(以温州“农民建镇”为例)[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3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伶俐;;智慧的召唤与不可或缺的自知——“能动司法”语境下的法院裁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邢会丽;;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6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杰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4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吴慧星;中美两国元首选举制度差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邹小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平;民国时期福建农村合作运动(1935-1949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海;论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吴敬琏;马国川;;从“吴市场”到“吴法治”(上)[J];读书;2008年09期

3 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J];读书;2008年10期

4 吴敬琏;马国川;;从“吴市场”到“吴法治”(下)[J];读书;2008年10期

5 苏力;知识在法律中的力量[J];法学;2002年12期



本文编号:230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0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