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公案的司法公正评判维度及其法治价值

发布时间:2019-03-14 09:01
【摘要】:公案是蕴含着公共性主题元素,为各界广泛参与,其处理结果具有社会导向性的案件。公案的审理受到了民意的影响。为了实现公案的司法公正必须确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公案的司法公正评判维度有理论层面、程序层面、历史层面和域外司法实践等四个方面。公案的司法公正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Abstract]:Public case is a kind of social-oriented case, which contains public subject elements and is widely participated in by all walks of life. The trial of the public case was influenced by public opin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judicial justice of public cases, we must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There are four aspects in the judicial justice evaluation dimension of public cases: theoretical level, procedural level, historical level and extraterritorial judicial practice. The judicial justice of public cases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分类号】:D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超;柳砚涛;;反思行政诉讼中法官的调取证据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杨长庚;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新;陪审制的否定性断想[J];前沿;2002年07期

4 李革新;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前沿;2003年05期

5 黄慧慧;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前沿;2005年05期

6 孙永军;;法院调解改革新论[J];前沿;2006年01期

7 李燕英;;标签理论的现代法律价值分析——基于刑事法治视野的思考[J];前沿;2007年03期

8 甘青云;论司法独立的内涵[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苏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J];清华法学;2007年01期

10 宁新海;对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的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洪坚;;上下级法院业务关系:从单向监督到双向制约——对二审裁判权运行的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祥修;;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研究[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晓红;;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思考[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立志;;学习研究董老司法公正效率权威观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张泗汉;;坚持依法独立审判[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景汉朝;民事司法改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侯登华;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徐赫喃;刑事诉讼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正喜;《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运行实证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8 杨晟;论法官的民事证据司法裁量权[D];湘潭大学;2009年

9 何雪钧;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思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2 滕彪;;司法与民意:镜城突围[J];同舟共进;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郜占川;;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能与不能”、“当或不当”之论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赵力;;探求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与民意的平衡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3 韩蕾;;社会转型中的司法与民意——构建程序化的民意介入机制[J];理论观察;2009年03期

4 张雯;;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人民论坛;2010年08期

5 李永莉;;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3期

6 张维;;影响法官裁判的民意因素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杨志强;;法官如何在民意中保持司法的公正[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4期

8 宋宗明;;论民意的司法解读[J];山东审判;2008年06期

9 夏智勇;王喜燕;;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契合[J];福建法学;2010年02期

10 余才忠;熊峰;陈慧芳;;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网络环境下司法舆情的特点及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君;张庆伟;;试论司法公正的隐患——地方保护主义[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刘小平;;司法公正的前提及实现途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郭长铭;;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体制维护司法公正[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查恩学;薛珊;;推进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关系探索[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张世国;;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郑绣程;胡瑞琳;;落实错案追究制 促进司法公正[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开展个案监督 维护司法公正[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肖永年;;在“全省严格执法与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9 刘春辉;;维护司法公正与深层审判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10 张宗平;;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九星 通讯员 任国栋;忻府区在全省法院率先开通民意专用电子信箱[N];山西日报;2009年

2 周科;切实加强对“网络民意”的管理与引导[N];青岛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文明;“网络民意”写进湖南政府工作报告[N];法制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成亮 徐峰;泌阳县“民意热线”热心为民[N];驻马店日报;2010年

5 江西南昌 安敬元;不该扭曲的民意[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佳;民意之声经久回荡[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白炜;网络热词:民意与传播[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记者 王洁 通讯员 吴平平;科学履职察民意解民忧[N];长沙晚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征”而不“听”,请别糟践了“民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 舒静 金小茜;让“民意”多飞一会儿没什么坏处[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蓬;古代小说中公案因素的文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启发;明代公案小说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7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唐小兵;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兵;寻求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8年

2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洁萍;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D];暨南大学;2003年

4 刘晓;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之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汤烈琴;论司法公正[D];四川大学;2005年

6 方红森;涉案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传播机制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邓亚华;论判决推理的含义及模式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冕武;论司法公正的隐性危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建松;论民意对审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杨森;清代州县官的多重责任及其对地方司法之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9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39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