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公信力内涵及建设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21 16:35
【摘要】:检察公信力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基于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和信任而累积获得的一种社会公共信用资源,是考量检察工作人民满意程度的评判尺度,是决定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存在价值的重要因素,对推进我国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检察公信力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如何加强检察公信力理论研究及实践建设,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与信任度,已经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Abstract]:Procuratorial credibility is a kind of social public credit resources acquired by procuratorial organ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recognition and trust of the public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their legal supervision functions, and it is also a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 in procuratorial work.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rocuratorial work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judicial credibility and even the whole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state of procuratorial credibility is not optimistic, how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curatorial credibilit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strategic task for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recognition and trust in the public.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浏阳市人民检察院;
【基金】:湖南省人民检察院2010年度检察理论研究项目,XJ2010C032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武力;;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泽明;;检察机关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检察官;2008年10期

3 李开升;;提高执法公信力 满足人民司法需求[J];中国检察官;2009年03期

4 刘继国;;和谐视野下的检察公信力[J];人民检察;2007年13期

5 王洪祥;;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不断推进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J];人民检察;2009年20期

6 鲁晓慧;戚进松;;检察公信力初探[J];人民检察;2010年07期

7 黄晓芳;媒介公信力与视听率、发行量[J];新闻记者;2000年02期

8 毕丽华;李灿林;;关于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思考——以“躲猫猫”为例[J];行政与法;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克平;新闻议程设置偏颇对传媒公信力的影响[J];传媒观察;2005年02期

2 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3 蒋艳青;;消费社会下新闻的变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7期

4 王一俊;;加强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的逻辑构造[J];法学杂志;2010年10期

5 黄炜;;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6 关朝银;;提高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7 涂章志;刘丽文;;论网络舆情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马效奇;;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缺失与提升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21期

9 杨武力;;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杜敏;李昌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建设;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信力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王文欢;基于网络舆情下的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胡岸柳;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鲁鹏军;《陕西日报》公信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郝建发;不同媒介公信力比较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吕惠;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的自我拯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邓引远;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周婷婷;社会信任视野中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公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邹霞;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构成与运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马海霞;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探微[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约翰·赫尔顿 ,王泰玄;评论的论证[J];国际新闻界;1980年02期

2 于慎鸿;;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李泽明;;检察机关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检察官;2008年10期

4 张超;张旭升;吴元清;;政府信用的社会学本质与政府信用重建:新制度主义视角[J];理论月刊;2008年07期

5 徐汉明;;强化法律监督,坚持“公正”与“公信”[J];人民论坛;2009年14期

6 关玫;司法公信力初论——概念、类型与特征[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7 吴春;;试论当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及解决途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钟以谦;电视观众哪儿去了——对我国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认识[J];中国记者;199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翠英;现代公信力的道德价值[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芸;论司法公信力[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威;论检察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5期

2 李培龙;试论我国现行检察权职能的完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宗廷;检察权研究的两颗“定盘星”[J];理论月刊;2004年06期

4 王三秀;卫泳震;;中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权独立的科学内涵新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刘方;谈中国检察权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检察实践;2002年06期

6 林步东;;以改革固基础 以公开促公信[J];人民检察;2009年20期

7 李龙;;从理念上推进检察公信力建设[J];人民检察;2009年23期

8 吴北战,李晓辉;检察权的法理分析[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9 王美丽;检察权的本质及其定位[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2期

10 梁翠荣;也论我国检察权的定位[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达生;;强化对检察权的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李昕;;制度欠缺与司法程序的权宜之计——论登记行为争议的司法裁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孟杰;;试论司法公信力的实现途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谢伟;;浅析环境诉权概念的内涵[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龚佳禾;;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6 陈代福;;从检察权性质的不同说法谈加强检察机关宪法地位的认识[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振清;胡浩立;;维护司法权威 构铸和谐社会——从董必武的司法权威思想对促进审判工作的启示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李老铁;;法治视野下的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从董老的司法权威观出发[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新;;人大制度中的检察机关地位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公正行使检察权提升执法公信力[N];闽东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金贵 王渊;公信力是检察权的天然品质[N];检察日报;2009年

3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吴武忠;更新价值观更好地实现检察权[N];检察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宋长飞;宁城县检察院切实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N];赤峰日报;2010年

5 团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倪柏林;强化检察权的人民性意识[N];黄冈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国承惠 张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N];检察日报;2011年

7 ;行使检察权要独立公正[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晏向华;既要程序正当 又要树立公信力[N];检察日报;2005年

9 平鲁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全方位培育公信力 着力构建区域和谐[N];朔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洋;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N];菏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那淑伟;公证的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红;检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智威;论检察权的属性—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观察与思考[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孟德平;检察权的属性与制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乔亦丹;对中国检察权的定位[D];郑州大学;2004年

5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邱景辉;检察权的功能更新[D];厦门大学;2002年

7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赤列晋美;论检察权的定位及检察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初雪梅;论刑事被告人的迅速审判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姚作配;民事突袭性裁判防止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45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45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