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to benefit farmers,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egal system in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imperfections, especially the legal aid of migrant workers, which directly restricts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legal aid for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legal aid work for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
【分类号】:D412.6;D9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继文;李天霞;高琳佳;;贵州“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兼议贵州农村法制发展的社会背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2 陈思逸;沈月红;梁俪琼;洪梅娟;;农村法制建设现状与改善——以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研究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3 郑小克;;泥土清新中的法律援助——我国乡土社会法律援助的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陈文琼;;社会分层视角下的法律援助地方立法改革——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律援助条例》为例[J];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5 岳经纶;屈恒;;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个案[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全;;浅析民间组织在农民工维权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李尚旗;;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困境及其建设路径——以利益表达为研究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习难;;苗族村寨村民法律意识现状研究——基于凤凰县三角坪村的调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4 邓宁华;;在规范和事实之间:话语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杨炼;;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6 邓集林;宗志勇;;论农民工NGO与工会的关系[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7 陈菊红;;我国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研究综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石晓天;;农民工权益维护的路径分析及其出路[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田北海;;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路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吴妤;潘磊;于佳;;我国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健刚;;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张宏宇;周燕华;张建君;;如何缓解农民工的工作压力和疲惫感:对工会和SA8000认证作用的考量[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茂平;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5 吴同;以法治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燕平;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祥兵;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舒博;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菊红;“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宇;林农法律意识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蔡肖峰;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D];复旦大学;2011年
3 姚青松;非营利组织促进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邓雪楠;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戴同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社会性价值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梁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仁欢;自我教育:当前我国农民工维权的有效路径[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丽娜;农民工权利救助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申敏娟;社会资本视角下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获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潘磊;我国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必坚;;贵州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的预防及化解[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2 彭凤莲;论我国法律援助的道德价值[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覃有土,韩桂君;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4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6 罗玉达;田光辉;;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7 杨勇;;村镇化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的体会[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王国勇;谢治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举措[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9 都本有;;试论法律援助与法律资源分配不公问题[J];辽宁法治研究;2008年04期
10 邓莉雅,王金红;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广东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娥;美国法律援助陷入困境[J];中国律师;1997年08期
2 卫民;从助残案例看法律援助之四——他完全无责任能力[J];中国残疾人;1998年10期
3 徐永伟;;伸出援助之手[J];法学天地;1998年08期
4 刘志云;制定我国法律援助法的若干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0年04期
5 李文成;什么是法律援助[J];湖南农业;2001年07期
6 莫洪宪;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援助实践之探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姜鸿;法律援助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8 维诺德·杰坎德,刘欣燕;法律援助——模式与机制[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4期
9 张艳红;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J];天中学刊;2003年S1期
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J];四川政报;2003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绍强;张聪;;法律援助之我见——“十二五”时期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对策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李小红;;论农村法律援助对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白庆华;;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5 严亮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永杰;;福利三角结构视野下的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牛睿;;中国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曲玉萍;赵小芹;;我国老年人法律援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永杰;;论国家与律师的关系:博弈均衡与协同发展——以法律援助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张雪梅;;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雪峰;四项突破“助阵”法律援助[N];重庆日报;2004年
2 苏子川;法律援助不再成“无米之炊”[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李薇薇 田雨;法律援助:让弱者有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岳;法律援助暖万家[N];福建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明霞;法律援助缺法律保驾[N];法制日报;2003年
6 ;“法律援助在中国”津赣两地先行[N];法制日报;2003年
7 乔新生 ;政府应加强对法律援助的投入[N];法制日报;2004年
8 郑发;去年全国30万人获法律援助[N];法制日报;2004年
9 记者 史万森 刘夙;内蒙古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N];法制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蒋德 本报通讯员 沈思新;真情唤得民心归[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高峰;需求导向型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余为青;刑事诉讼平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谢佳芬;刑事辩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周晓霞;我国公益律师群体形成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初殿清;刑事司法平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锦城;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荣卓;“草根”法律服务组织:属性变迁与进路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玉江;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国民基础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三元;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妤俊;论中国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邓U,
本文编号:2498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9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