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案监督之途径
[Abstract]:In the positive practic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generally apply the method of case supervision, and judge the case and determine whether the facts and the applicable law are properly supervised.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case supervi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ase justice, but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faces a lot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sentencing, and the effect of the case supervision is greatly reduced. Th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ase-based sentencing supervision metho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up a new supervision method in addition to case supervision, and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system-like supervision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sentencing.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旺;;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和适用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为分析样本[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2 陈卫东,李训虎;先例判决·判例制度·司法改革[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3 衣家奇;基督教与刑法——对近现代刑法宗教渊源的解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马骊华,余芳;我国经济犯罪死刑浅析——以适用死刑的目的为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鲍明晖;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洪成;罪刑法定原则与教育犯罪[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永升,王博;死刑存废的中国语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宫厚军;;刍议我国罚金刑之完善[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9 朱文雁;;从司法现状看判例在我国司法过程中的价值[J];法学论坛;2006年06期
10 吉海荣;;转型期犯罪率增长的社会原因探析与刑事政策应对[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缨;建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刍议[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彦伟;论刑事侦查程序的司法审查[D];河北大学;2006年
3 冯广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雪灵;刑事发回重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吴方青;管制刑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6 贾凯;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初探[D];兰州大学;2006年
7 金辉;论间谍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白江;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入罪范围细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索站超;直接言词原则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变革[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蒋智明;我国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玮;;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中国公证;2011年05期
2 王胜国;陈辉;;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后的机制完善[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3 曾涛;;类案监督:拓展量刑监督空间[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4 吴国刚;;论行政权力检察监督制度的定位与发展[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乔新生;;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 强化检察监督[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6 刘东辉;;浅议刑事诉讼监督的外部工作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7 鄢志祥;;检察机关化解信访矛盾的实践探索[J];中国检察官;2011年14期
8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6期
9 关宁;;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研究[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10 田凯;高琳;;析行政公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调查权[J];中国检察官;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应征;刘国媛;;论我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磊;如何认识事后监督与主动监督的关系[N];检察日报;2005年
2 王铁松、冷晓光;市检察机关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铺路清障[N];承德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黄东黎;涉案款物去向明确[N];法制日报;2005年
4 山丹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丁 勇;构建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责任重大[N];甘肃法制报;2005年
5 李万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应落实好“五靠”[N];今日信息报;2005年
6 亦菲;检察机关为何不“检”自身?[N];人民代表报;2005年
7 ;提高检察机关的三种能力[N];学习时报;2005年
8 庞文;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开展专项整改[N];雅安日报;2005年
9 党小学;保护环境,检察机关在行动[N];检察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丽丽;部分委员建议增加检察机关可查扣邮件规定[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2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4 孙军;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陶书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马丽霞;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7 郭宏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林;公益诉讼初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邢金;论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范芸;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1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0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