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官制度理念之创新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acceptance and absorption of the basic systems and ideas of the modern western judicial system is a cause of creative significance, but it also contains internal conflicts. It is not easy to choose between the modern western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ditions. The breadth of the demands of the modern western judicial system has opened up a broad field of vis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re comple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untry's judicial system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at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judge system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that is generally accepted, and the concept of judge system in China can be innovated under the concept of general agreement. The perfection of Chinese judge system must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judge's rational abilit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杂志社;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官的实践理性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FX002)
【分类号】:D926.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承生;;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的理性定位与历史流变[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照东;;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批判与重构[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王文龙;论经济的发展与幸福的增加——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3期
4 孙曙生;;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分裂及其意义[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5 孙建;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6 张国,吴雪;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根源初探[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张照东;;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批判与重构[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8 杨伯溆;从SARS爆发期看互动类媒介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叶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权力与中国大众文化传播[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10 张盾;;重新阐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传承关系——从黑格尔的视角看[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王岗;;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厚;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李凤章;登记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f ;个案监督的宪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吴怡音;高技术产业区位因子变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3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孔飞燕;语词的广义修辞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刚;1949年革命与上海城市生活风格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陆芳萍;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大鹏;现代化与现代性:理解转型期农村政治秩序的一个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吕宏波;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伟;试论康德哲学的二向度思维与康德美学的二重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翟艳;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2 张方华,林仁方;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合作[J];科研管理;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 伟 孙邦清;民诉法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立法框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本文编号:2523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2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