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能动司法的界域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19-10-16 22:20
【摘要】:法律是规范和价值的统一体,能动司法作为法律适用的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回应社会的需要。能动司法既要以法律价值的实现为目的,也要受到法律价值的制约,不能与法律的基本价值相抵触。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6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力;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J];法学;2003年08期

2 王利明;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2004年01期

3 李浩;民事证据的若干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4 贺日开;司法解释权能的复位与宪法的实施[J];中国法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於艳萍;;法官能动司法的伦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2 徐清宇;周永军;;能动司法之方法论——以司法机关参与创制社会政策为视角[J];金陵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洪冬英;;论利益衡量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及规制[J];法学杂志;2010年06期

4 陈锐;;“能动司法”:喧嚣过后的反思[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乔鹏;;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语境下的法院调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6 王刚;;浅议能动司法下法官释明权的正当行使[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7 栗峥;;底层社会、纠纷应对与能动司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榕;;我国最高法院能动司法的路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李辉;;司法能动主义和我国的能动司法[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10 贾丽;;裁判解释权初探[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曹南江;;新中国检察法之特点[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启斌 通讯员 谷海飞;发挥控申职能实现涉检零上访[N];赤峰日报;2008年

2 安春晖;刑事诉讼中证人拒证之原因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李金红;曹建明:准确适用法律规范[N];建筑时报;2007年

4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山东省沂水县公安局退休民警 张树胜;“三重保障”为执法规范化保驾护航[N];人民公安报;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刘莘;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的缺陷[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保瑞·科勒;英国的媒体法律规范(中)[N];检察日报;2002年

7 郑州市检察院检察官 魏颖华;归纳思维:体现“找法”智慧[N];检察日报;2009年

8 林占发;运用“常理”断案应有条件限制[N];检察日报;2007年

9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牧;学科任务是学科建设的根据[N];检察日报;2008年

10 蒋惠岭;法官必备的十大司法技能(一)[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行;行政审判依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宋朝武;民事证明责任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8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牟军;自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舸;证据与事实推理要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税务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房东升;能动司法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宫冬冬;司法过程中的法律续造[D];山东大学;2006年

4 宁静;司法政策的法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冬;何以能动,如如何司法?—利益多元时代乡土司法理念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潘丽军;行政诉讼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豪;实现司法公正的方法探讨[D];山东大学;2006年

8 欧明生;“证据确凿”是诉讼证明的唯一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景秋;司法裁判方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倪志凤;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5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