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当前社会建设的三大困境[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6期
2 杨宜中;;司法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学习月刊;2011年12期
3 宋贵伦;;社会建设的三“W”、一“H”[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8期
4 张林江;;当前社会建设的三大困境[J];传承;2011年16期
5 任岩;;积极发挥人大在推进我省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人民之声;2011年08期
6 王运征;;“社会建设”概念辨析及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视角[J];党政论坛;2011年07期
7 李莉;;论当前形势下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之辨证统一关系[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薛建中;;“切蛋糕”与“做蛋糕”的关联逻辑[J];人民论坛;2011年21期
9 戴长征;;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10 薛君;;社会建设的内涵、认知及其指标体系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君;张庆伟;;试论司法公正的隐患——地方保护主义[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刘小平;;司法公正的前提及实现途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郭长铭;;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体制维护司法公正[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查恩学;薛珊;;推进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关系探索[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张世国;;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郑绣程;胡瑞琳;;落实错案追究制 促进司法公正[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开展个案监督 维护司法公正[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肖永年;;在“全省严格执法与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9 刘春辉;;维护司法公正与深层审判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10 张宗平;;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永霞;确保司法公正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金昌日报;2006年
2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干部 方工;为公正司法创造必备条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程伟虹;维护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N];江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海兵;法治浙江,和谐的基石[N];浙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亮;同步推进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N];法制日报;2011年
6 江洪;履行检察职责 确保“居有所安”工程健康推进[N];贵州政协报;2008年
7 记者 张景波 徐阳 张淑秋;开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N];吉林日报;2011年
8 沈茂昀;老人倒地,你敢扶吗[N];黔南日报;2011年
9 沈伟正 沈峥嵘;认真贯彻执法为民司法公正要求为江苏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N];新华日报;2006年
10 州人民检察院 徐刚;在改善民生中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博尔塔拉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力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晓明;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开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位志;执政党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李晓壮;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魏爽;当代中国“知识中产”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洁萍;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D];暨南大学;2003年
3 刘晓;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之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汤烈琴;论司法公正[D];四川大学;2005年
5 方红森;涉案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传播机制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邓亚华;论判决推理的含义及模式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冕武;论司法公正的隐性危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洪;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森;清代州县官的多重责任及其对地方司法之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吴传珍;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8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5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