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审判中能动司法应用的探讨——以公司重整制度为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伟;建立我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姜远志,代强;公司重整的法律规制[J];辽宁经济;2005年05期
3 陈历幸,肖熊;在修订《公司法》时确立公司重整制度的若干设想[J];政治与法律;2004年03期
4 毕颖;论设立公司重整制度[J];河北法学;1995年01期
5 汤恩婧;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和解和整顿之比较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4期
6 冯果;公司重整制度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7 叶健,王立君;公司重整制度刍议[J];求索;1999年06期
8 孙秋明;;论我国公司重整制度的设立[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云飞 ,谢荣;英国股份公司的重整、合并和终止清算——英国股份公司系列研究之四[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3年06期
10 毕颖;完善我国企业整顿立法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迎霜;;台湾地区公司重整程序[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刘文;施文昌;;论我国公司重整人选任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徐昌荣;;论新破产立法中的重整程序开始及存续要件——兼与韩国公司重整程序开始及存续要件比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豆景俊;;论重整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董淳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宽容——以“法人股个人持有”现象及其诉讼纠纷为分析样本[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辛红;公司重整解决“郑百文模式”难题[N];法制日报;2003年
2 顾肖荣 陈历幸;公司重整:ST族破产边缘的救命稻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3 魏淑君;建立上市公司重整制度的法律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陆文山现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法务总监 教授 陆文山;券商破产、重整与退出等法律问题亟待完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刘永;濒临破产企业有了更好的选择[N];中国工商报;2007年
6 李京华;北京以新破产法审理一例公司重整案件[N];经理日报;2007年
7 ;北京海淀法院适用新破产法审理一例公司重整案件[N];科技日报;2007年
8 彭锦琼;修订《公司法》对企业是重大利好[N];中国企业报;2005年
9 彭锦琼;修改《公司法》 促进企业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4年
10 记者 周立权;兰宝公司退市危机化解[N];经济参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世虎;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金星均;韩国公司重整制度立法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齐明;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佐发;公司重整的契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赖丕仁;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吕曜均;海峡两岸困境企业重整程序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方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玲艳;论述我国公司重整制度的立法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陈碰有;台湾地区公司重整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胜仙;公司重整中的股东权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姜晓宇;公司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雷涛;公司重整制度研究——由郑百文重组引发的思考[D];武汉大学;2004年
6 陈婉婷;公司重整制度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李欢;公司重整制度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田宝峰;公司重整计划程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高永刚;公司重整计划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常宏凤;公司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5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