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国外监禁制度的变迁对中国刑事政策变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2-13 09:30
【摘要】:国际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以来,迎来了不断攀升的犯罪率。因此大部分国家监狱收容量也相继进入新高,目前根据一系列数据显示这已逐渐成为刑事领域的一大问题,受到各国刑事司法和监狱管理当局的高度关注,监狱学和犯罪学的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得到发展。监狱制度作为自由刑的一种,其本质是惩罚犯罪,但最终还是为了完成控制与预防犯罪的目的。但事与愿违,刑罚体系中监禁刑的比重与同期的犯罪恶性程度呈现反比状态。对于监禁制度的重新思考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的刻不容缓命题。 本文首先通过对于各国监禁理念的发展与变化的分析,其中涉及了近代监禁刑行刑思想、现代刑法观念中的监禁制度以及当代行刑待遇理念,从而更好地了解监禁刑的存在价值与历史地位。接着,在第二章中由大量数据证明,在犯罪形势的急剧变化中,由于监禁制度在符合当代人权保障、文明发展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因此其变革毫无悬念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内。关于监狱内部行刑社会化、狱政管理的政策化、监禁刑执行理念的现代化等理论受到当代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重新审视以监狱为主体的刑罚执行模式,权衡自由刑的利弊得失,并因此引进和开创了不同的监狱监禁模式。最后,将视线移至我国的监狱刑制度。在监禁刑的范围内,重罚主义已经承认失败,而传统的行刑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改革将是监禁模式所必然面临的任务。鉴于此,借鉴他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观点,结合我国的现实现状,将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监禁行刑模式改革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具体来说本章从分析我国监狱行刑制度的缺陷,并深究其变革中依赖的陈旧监禁理念,最后得出我国在改革和完善监狱刑制度中的有效途径。 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但刑罚并不消极被动地作用于犯罪,任何刑罚制度的背后,事实上都隐含着特殊的政策目标。监禁作为一种针对人的权利和精神的惩罚方法,通过自由的剥夺和附加于监禁的其他措施来实现一定的刑事政策目的,换句话说,监禁制度不在于制造痛苦而是为了达到预防与控制犯罪的效果,从而直面犯罪率不断攀升的严峻事实。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文彬;;论对监狱管理工作的司法审查[J];公法研究;2007年00期

2 孙平;论法制原则在中国监狱管理中的确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579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79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