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0:16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官是一个国家司法权运行的载体,是实现国家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保障。优秀的法官就似一股清泉,流淌于司法改革的缝隙,我国自2002年最高法院提出法官职业化的命题以来,相继出台并积极推行法官员额、法官遴选、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等制度,旨在选任出一支优秀的职业法官队伍。法官职业准入是法官职业化的源头和起点,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展开,法官准入制度的完善再次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想要完善我国的法官准入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法官这个职业对于优秀法律人才的吸引力,只有源源不断的法律人投身于法官这个行业,我们才能够从中选任出真正的优秀的法官候选人。然而,我国的法官准入制度在现实中遇到了一些完善的困境,法官辞职的新闻屡屡被媒体曝出,我们不得不面临着法官人才的流失,案件数量大、办案压力大、薪资低和法官职业荣誉感的缺失都是法官辞职热潮出现的原因。另外,报考选任法官的学生比例较之前有所减少,意味着法官职业对于法律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降低。因而,笔者希望通过对美、德、日三国法官准入制度的借鉴对比,联系我国司法动态,对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法官准入资格要求偏低。系统的法学教育是形成法官理论体系和培养法官法律素养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国目前对法官准入的资质要求却未达到理想水平;我国选任法官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相比较日本法官严苛的实务年限要求,我国对于法官司法职业经历的要求过低,这不仅无法保证办案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法官职业化的建设。其次,我国的法官准入程序有一定的行政色彩,选任模式和公务员的选任方式混同,如此无法体现法官准入制度的特殊性,且很难保证法院真正地享有独立的审判权;同时,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掌握了法院领导型职务的任命和选举,导致各级法院在选任法官上“各自为政”,法官准入程序受地方化影响较深。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尚没有实行严格的法官员额制度,使得法官编制大都由行政机关掌握,员额不确定的状态造成法官地位不高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同时,法院里法官、司法行政人员以及司法辅助人员三者的职责并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很多优秀法官的晋升和待遇水平甚至较行政人员低,不利于将优秀的法官留在审判一线,因而阻碍了法官职业化的进程。最后,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缺乏切实可行的道德评价机制,且法官逐级晋升机制仍存在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试图分析对比美、德、日三国的法官准入机制,从而为完善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的构想提供可行性借鉴。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和系统研究的方法进行写作,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比研究美、德、日三国的法官准入制度,立足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背景下深入阐述法官职业化背景下推进我国法官准入制度改革的目标路径;并对法官资格要素的重新界定、法官准入程序的创新、法官准入配套制度的完善以及法院职位分类管理等对策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从而为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法治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同时借鉴域外法治国家的准入机制,不断努力地尝试和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致力于推进我国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因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职业队伍,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关键词】:法官准入 法官职业化 司法公正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一、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9-14
  • (一) 法官准入资质要求偏低10-11
  • (二) 法官准入机制不健全11
  • (三) 法官准入程序不完善11-14
  • 二、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完善的意义与面临的困境14-17
  • (一) 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的完善意义14-15
  • (二) 完善我国法官准入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15-17
  • 三、我国法官准入制度的完善17-29
  • (一)重新界定法官资格要素17-20
  • (二) 建立法官素质考察机制20-21
  • (三) 拓宽法官选任的来源和渠道21
  • (四) 健全法官准入相关配套制度21-25
  • (五) 完善法官准入程序25-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鸣;加速中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进程 最高法院首次明确提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具体目标[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2 万鄂湘;法官职业化建设是通往法治的必经途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3 刘武俊;聚焦法官职业化[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16期

4 夏建辉;浅论法官职业化建设[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杜中杰;八项措施推进法官职业化[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6 邓修明;论我国法官职业化制度的建立[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7 徐占峰;法官职业化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蒲菊花;法官职业化的标准化——法官行为调控之说[J];中国律师;2003年12期

9 庞林;论法官职业化是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J];理论月刊;2003年10期

10 张珉;论司法现代化的职业表征——法官职业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杨雁滨;田增辉;;漫谈法官职业化[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刘忠元;赵淑琴;;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孙文慧;;论法官职业化及其制度保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张世国;;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理性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董廷国;;法官职业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聂生奎;;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8 王先杰;;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马建勋;崔永洪;王守春;;论法官职业化建设历史瓶颈[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10 于成全;;关于保障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 勇 朱 彤;深入推进法官职业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本报评论员;以教育培训促进法官职业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王玉池;市法院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N];抚顺日报;2007年

4 苏永革;欠发达地区法官职业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N];广西日报;2007年

5 章俊 衢州市中级法院院长;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法官职业化建设[N];衢州日报;2012年

6 中山大学教师 法学博士 曹旭东;法官职业化改革的核心是去行政化[N];深圳特区报;2014年

7 汪绍平;浅谈法官职业化[N];安徽日报;2003年

8 记者徐来;全面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N];法制日报;2002年

9 本期撰稿人秦平;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N];法制日报;2002年

10 记者顾淑龙;我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N];甘肃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升;法官职业化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梁永逊;法官职业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剑晖;论法官职业化[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王淑杰;当代中国法官职业化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马运涛;论法官职业化[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进步;论我国法官职业化[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有勇;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穹;广东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余韵洁;法官员额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孙挚;非司法负担对法官职业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官准入制度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5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