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执行文制度在我国的理论反思及本土化路径——以对执行启动程序的规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22 16:37
  我国的强制执行启动程序没有统一立法规定,规则繁复、标准不一是主要特征。时值《强制执行法》立法的重要准备阶段,规划与整合执行启动程序既关系到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保障,在法律体系上还会影响立法的科学性,在法理基础上还能反映出我国的执行权配置模式是否合理。相关国家和地区均规定的执行文制度可以为统一我国执行启动程序、激活执行启动程序功能、解决执行启动程序问题提供重要借鉴,在我国适用执行文制度也有充足的制度与实践基础做保障。执行文制度之构建应当遵循本土化路径,尤其在审查主体、审查要件及救济程序等方面要与既有执行法律体系相匹配。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4)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执行文制度在我国强制执行领域的价值更新
    (一)现有研究没有重视执行文的本土价值
    (二)本土化视角下执行文制度的价值更新
        1.激活执行立案职能,缓解执行压力
        2.弥补审执分离弊端,促进审执协调路径的合法理化
        3.保障程序参与权,预防执行违法及执行不当的发生
        4.完善执行救济体系,权利保护覆盖执行程序全程
二、我国实行执行文制度的制度支持与实践基础
    (一)我国已经出现执行文制度的雏形
    (二)执行文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及问题
        1.公证执行证书:执行文制度的变形与问题
        2.裁判文书生效证明书:执行文制度的限缩及发展
三、我国执行文制度之构建应遵循本土化路径
    (一)以明确权力性质为前提的审查主体之确定
    (二)以执行前位程序为基础的审查要件的细分
    (三)以契合现有体系为中心的救济程序之独立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必要性——以防御性司法保护的特别功能为中心[J]. 金印.  法学. 2019(07)
[2]审执分离运行机制论[J]. 马登科.  现代法学. 2019(04)
[3]立案登记制下执行要件之分担审查论[J]. 马家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4]督促程序的适用异化及其复归[J]. 张海燕,张思聪.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8(06)
[5]附条件执行名义审查程序体系论[J]. 廖中洪,何平.  学习论坛. 2018(11)
[6]民事强制执行案件不宜实行立案登记制度[J]. 张宝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公证机构不予签发执行证书的救济途径[J]. 宋毅.  人民司法(案例). 2016(17)
[8]美国强制执行制度中的执行令程序及其借鉴意义[J]. 张晓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9]论建构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的基本原则[J]. 潘剑锋.  中国法学. 2015(02)
[10]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以民诉法第225、227条为中心[J]. 朱新林.  法治研究. 2015(01)

博士论文
[1]执行文制度研究[D]. 陶婷.西南政法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93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93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