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12:37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最广泛的组成细胞,和睦的家庭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强,传统的家庭结构与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基于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而引发的家事纠纷易发多发,我国各级法院有关家事纠纷的案件收结案数量基数庞大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面对当前家事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充分发挥诉调对接机制在妥善化解家事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年发布《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自改革试点以来,注重家事纠纷调解优先和多元化解的理念和观点得到了司法实践的推行,国内多地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机制积极探索新型家事纠纷解决方式,把家事纠纷矛盾解决的关口由法院诉讼前移至调解阶段,取得了良好的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建立,充分回应了当前诉讼爆炸与案多人少的背景下家事纠纷妥善解决的现实关切。考虑到家事纠纷的高度亲缘性、显著伦理性、强烈非理性、特定公益性特点,...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流程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确认程序的功能诠释[J]. 刘加良.  政法论丛. 2018(04)
[2]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J]. 陈晓静.  人民司法(应用). 2018(16)
[3]家事审判改革的理念革新与路径调适[J]. 王德新.  当代法学. 2018(01)
[4]论家事案件的类型化及其程序法理[J]. 陈爱武.  法律适用. 2017(19)
[5]诉调对接:家事纠纷语境下的可行性表达[J]. 王明,张博,蒋明洁.  法制与经济. 2017(01)
[6]司法确认程序何以生成的制度史分析[J]. 刘加良.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1)
[7]诉前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创新[J]. 杨晶.  法制与社会. 2015(13)
[8]分离与互动: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之完善[J]. 黄银斌.  东南法学. 2013(00)
[9]我国大陆家事调解制度的理性分析与完善——与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家事调解制度的比较[J]. 喻芳.  宜宾学院学报. 2012(08)
[10]在“强制”与“合意”之间: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唐力.  现代法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 来文彬.西南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我国“诉调对接”机制的完善[D]. 侯泉.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我国“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 喻文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之探索[D]. 周方.暨南大学 2014
[4]论“诉调对接”下调解的困境与出路[D]. 陈婷.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4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34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