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检察建议制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16 05:13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检察建议制度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检察建议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存在多年,检察机关对该项制度探索性实践过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法律与社会效果。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正式写入检察建议制度,说明立法对司法探索成果的首肯,同时也为我国立法体系中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伐。 通过对该制度的实际效果和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检察建议制度的法律属性应当被定义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固有范畴,且为法律监督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理论上检察建议制度作为检察机关行使检察建议权的方式之一,其应当起到一定的法律监督效果,但该项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效果却仍不尽理想。究其原因,,一是该制度运行的法制化基础相对薄弱,立法明显滞后于司法的探索性实践;二是在该项探索性制度的研发过程中,较多关注宏观价值论证和制度框架的设计,却忽视对保障该项制度系统有效实施的工作机制的构建。为使我国检察建议制度实现其法律监督的应然功效,我们需要在立法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对检察建议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 本文在对检察建议制度作系统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检察业务开展过程中所作出的探索性实践成果以及近年来制发检察建议的具体实证数据,以理论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从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制度的宗旨出发,提出通过强化立法建设及制度机制化建设,使该项制度成为一项具有系统可操作性的检察实务制度,从而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国的检察制度体系。
【关键词】:检察建议制度 法律监督权 法制化 机制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言9
- 第一章 检察建议制度概述9-20
- 第一节 检察建议的一般原理9-13
- 一、 检察建议制度的定义与特征9-11
- 二、 检察建议的类型11-13
- 第二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内涵分析13-16
- 一、 检察建议制度的法律属性13-15
- 二、 检察建议的效力属性15
- 三、 检察建议的限度15-16
- 第三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价值评析16-19
- 一、 检察建议制度的功能定位16-18
- 二、 检察建议制度的价值评析18-19
- 第四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类似制度的比较法思考19-20
- 一、 俄罗斯检察机关检察长建议制度19-20
- 二、 香港防贪建议制度20
- 第二章 检察建议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0-28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检察建议工作概况考察20-22
- 一、 上海地区检察建议工作开展情况概述21
- 二、 我国其他地区检察建议工作开展情况概述21-22
- 第二节 检察建议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22-25
- 一、 制度的系统化工作机制研究缺乏深度23
- 二、 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间协调不力23-24
- 三、 检察建议制发效果不尽理想24-25
- 第三节 检察建议制度运行问题成因分析25-28
- 一、 对检察建议工作性质及功效的认识不足25-26
- 二、 检察建议制度框架的构建存在缺陷26-27
- 三、 检察建议系统化工作机制的构建不尽完善27-28
- 第三章 检察建议制度的机制化完善思考28-47
- 第一节 完善检察建议制度的指导原则28-30
- 一、 法制化与机制化相结合原则28-29
- 二、 检察实务部门相互协调原则29
- 三、 柔性建议与刚性纠错相结合原则29-30
- 第二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完善路径思考30-34
- 一、 检察建议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0-31
- 二、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指导思想31-33
- 三、 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路径33-34
- 第三节 检察建议制度机制化完善路径思考34-47
- 一、 更新检察建议工作理念34
- 二、 完善检察建议适用范围34-36
- 三、 完善检察建议工作管理机制36-40
- 四、 完善检察建议工作运行机制40-43
- 五、 健全检察建议工作保障推进机制43-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贵荣;李小荣;;检察建议立法化与机制完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检察建议制度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