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公正性原则下司法便利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07 12:53
  本文从司法概念入手,分析我国近年来司法便利化改革的基本举措及其经验得失,进而运用法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司法的便利化改革进行法理分析。文章指出,司法便利化目的是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以效率为优先价值诉求,以保障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为基本目标。重点对我国当前的司法便利化改革缺憾和不足,进行讨论,并按照简易、迅速、低成本、便于民众利用、易于民众理解的目标,建立社区司法制度,以局部解决目前当事人诉权得不到保障、成本高、周期长、执行难等四大司法难题。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司法便利原则的概述
    第一节 司法与司法权
    第二节 司法公正前提下当事人诉讼权利剖析
    第三节 作为改革实践的司法便利化趋势
第二章 公正性原则下司法便利趋势的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司法公正性和司法便利的基本理念
        一、“司法为民”的涵义及其要求
        二、“司法为民”在司法便利化变革中的体现
        三、“司法为民”作为基本理念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司法便利化以体现社会正义的效率为优选价值诉求
        一、司法的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
        二、司法便利化以效率为优选价值诉求
        三、司法便利化并不排斥公正价值
第三章 当前我国的司法便利化改革
    第一节 当前我国司法便利化改革分析
    第二节 当前我国司法便利化改革的不足
        一、理论研究不足,目标定位不明确
        二、当前司法便利化改革“功利”性倾向明显,改革措施的系统化不足
        三、便利化改革的成果未能及时法律化,其正当性依据不足
        四、司法便利化传统的过程中“良莠不分”
        五、便民措施针对性不强,民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不够
第四章 司法便利化制度缺位产生的后果
    第一节 我国存在司法便利化制度缺位
    第二节 司法便利化制度缺位造成的“民转刑”等社会问题
    第三节 通过“民转刑”案例分析便利化诉讼机制缺位的后果
        一、债务纠纷方面的案例
        二、家庭矛盾方面的案例
        三、恋爱婚姻方面的案例
        四、琐事争执方面的案例
第五章 便利化诉讼机制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司法便利化与简易诉讼程序
    第二节 司法便利化与法院调解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司法便利化与社区法院设置
        一、不同案件的区分处理
        二、社区法庭司法制度设置的构想
    第四节 社区法庭司法制度运作程序构想
        一、无理由起诉
        二、诉前调解
        三、简易程序审判
        四、判决解释
        五、司法救济
        六、执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治安调解和诉讼调解链接运行的思考[J]. 胡志斌,汪涛.  公安研究. 2007(10)
[2]飘移在两种司法理念间的司法改革——台湾司法改革的社经背景与法制基础[J]. 苏永钦.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1)
[3]世纪之交日本司法改革的述评[J]. 季卫东.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1)
[4]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 左卫民,朱桐辉.  法学. 2001(04)
[5]司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组织法论纲[J]. 于慈珂.  现代法学. 1993(02)



本文编号:3173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73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