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7:16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国际社会公认的法律保障制度,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作为人权保障的基本制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1424年在苏格兰颁布的一个法案中规定“正义应当同样给予贫困的人”,并规定穷人享有免收诉讼费的权利;后来又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制度,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获得法律方面的帮助。这些法案和制度的提出,揭开了法律援助历史的第一页。1851年,法国通过的一项法案对法律援助行为作了确认,1887年世界上第一部法律援助法是在法国诞生。至此,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随后,法律援助制度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继英国、法国之后,美国、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等相继确立法律援助制度。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迟到”了许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第一次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首先在广州、郑州、武汉、上海等地开展了法律援助制度的试点工作。然后在全国推广开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甘肃省法律援助制度的起步稍晚一些...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现状分项研究
一、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主体
二、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范围
三、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四、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
第三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工作的特色
一、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适当扩大
三、积极为特殊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探索通过非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四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关于法律援助的主体
二、关于法律援助的经费
三、关于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
四、关于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五、关于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
六、关于法律援助的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法律援助之调查研究[J]. 白海军,凌超,姚希凌,薛一菡. 当代经理人. 2006(17)
[2]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J]. 赵大程. 中国司法. 2006(09)
[3]社团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的运作机制研究[J]. 凌新华,朱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4]我国法律援助经费的筹集方式[J]. 姚鹭.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试论我国司法救助之价值及其实现[J]. 李文华,王文鑫.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2)
[6]浅谈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衔接机制的确立[J]. 高松元. 平原大学学报. 2006(01)
[7]法律援助的实践与思考[J]. 乐晨宇. 前沿. 2005(12)
[8]法律援助主体问题研究[J]. 黄益助.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06)
[9]民间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之关系研究[J]. 林莉红,黄启辉. 环球法律评论. 2005(06)
[10]参与社会化 服务多元化 发展秩序化——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有关问题的思考[J]. 王淑华. 中国司法. 2005(11)
本文编号:3270036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现状分项研究
一、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主体
二、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范围
三、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四、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
第三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工作的特色
一、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适当扩大
三、积极为特殊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探索通过非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四部分 兰州市城关区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关于法律援助的主体
二、关于法律援助的经费
三、关于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
四、关于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五、关于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
六、关于法律援助的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法律援助之调查研究[J]. 白海军,凌超,姚希凌,薛一菡. 当代经理人. 2006(17)
[2]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J]. 赵大程. 中国司法. 2006(09)
[3]社团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的运作机制研究[J]. 凌新华,朱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4]我国法律援助经费的筹集方式[J]. 姚鹭.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试论我国司法救助之价值及其实现[J]. 李文华,王文鑫.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2)
[6]浅谈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衔接机制的确立[J]. 高松元. 平原大学学报. 2006(01)
[7]法律援助的实践与思考[J]. 乐晨宇. 前沿. 2005(12)
[8]法律援助主体问题研究[J]. 黄益助.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06)
[9]民间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之关系研究[J]. 林莉红,黄启辉. 环球法律评论. 2005(06)
[10]参与社会化 服务多元化 发展秩序化——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有关问题的思考[J]. 王淑华. 中国司法. 2005(11)
本文编号:3270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7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