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刑事错案防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4:05
本文关键词:检察机关刑事错案防范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体曝光的刑事错案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刑事错案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刑事错案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同时也侵蚀了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信仰。所以如何从制度和理念方面防范刑事错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的活动涉及刑事诉讼的全过程,由于其诉讼位置的特殊性,对于刑事错案有一个“过滤”性的作用,此外检察机关还承担着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权力。因而,从检察机关的角度来研究刑事错案的防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的理论界更多的学术成果集中在从侦查程序出发研究刑事错案,而对于检察机关刑事错案防范问题关注的比较少因而为本文的写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本文从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角度切入,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于刑事错案的概念和认定标准进行了一个界定,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同时笔者还区分了错案、冤案、假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晰了刑事错案的范围。第二部分从检察机关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检察机关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的特殊性,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客观公正的义务,检察机关诉讼位置和诉讼角色的特殊性,以及检察机关拥有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权,这些都决定了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特殊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结合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的20起刑事错案从而分析检察机关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检察环节导致刑事错案出现的原因有:传统法律文化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检察人员的个体原因包括执法理念的落后、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缺失、检察人员受到心理偏见的影响和个别检察人员的素质低下,检察机关不当的工作机制和诉讼机制,以及外界压力对检察机关的不当影响,检察环节的刑事错案是在多重因素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笔者论述了美国、德国、日本检察机关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据此对于更好的完善我国的检察制度,树立人权保障的理念,强化检察官客观公正的义务,进一步完善检察考评机制,为我国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能力提供良好的经验。第五部分笔者主要论述了我国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方面的构想。包括检察环节司法理念的不断转变,确保检察官能够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完善刑事诉讼机制,保障检察机关独立的行使检察权,促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落实和执行:进一步完善辩护制度,规范职务犯罪侦查机制。此外检察机关不理性的工作机制也是导致刑事错案发生的重要方面,应该进一步改进目前的工作机制、考评办法和决策制度,落实侦查监督权、审查起诉权、审判监督权、执行监督权真正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制约,引入人民监督员,坚持检务公开使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现检察机关在防范刑事错案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刑事错案 检察机关 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5;D916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刑事错案相关理论范畴的厘清14-21
- 一、刑事错案的概念和认定标准14-19
- (一) 刑事错案的概念界定14-17
- 1、我国学界对于刑事错案概念的观点综述14-16
- 2、刑事错案概念的确定16-17
- (二) 刑事错案的认定标准17-19
- 二、错案与冤案、假案的之间的关系19-21
- (一) 错案与冤案的区别和联系19-20
- (二) 错案与假案的区别与联系20-21
- 第二章 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诉讼特殊性21-28
- 一、检察权的诉讼全覆盖性21-22
- 二、检察机关义务的客观性22-24
- 三、检察机关诉讼位置和诉讼角色的特殊性24-28
- (一) 诉讼位置的特殊性24
- (二) 诉讼角色的特殊性24-28
- 1、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作用24-26
- 2、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作用26
- 3、职务犯罪的侦查权26-28
- 第三章 我国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8-40
- 一、检察机关不当行为引发刑事错案的实证分析——以近年来发生的20起刑事错案为例28-30
- 二、传统法律文化对检察机关的影响30-31
- 三、刑事错案发生的检察人员个体原因31-34
- (一) 执法理念落后31-32
- (二) 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缺失32
- (三) 检察人员的心理偏见32-33
- (四) 个别办案人员素质不高33-34
- 四、检察环节刑事错案发生的制度性原因34-38
- (一) 诉讼机制方面的原因34-36
- 1、辩护意见不被采信34-35
- 2、控辩双方各自垄断证据35
- 3、非法证据难以排除35-36
- (二) 工作机制方面的原因36-38
- 1、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的不当行使36-37
- 2、检察机关内部考评机制的不合理性37-38
- 3、不科学的指导决策机制38
- 五、外界压力对于检察机关的影响38-40
- (一) 来自地方党政机关部门的影响38
- (二) 被害人和“民意”的压力38-39
- (三) 媒体“未审先判”的舆论压力39-40
- 第四章 西方国家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有益经验探析40-47
- 一、美国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对策40-42
- (一) 削弱检察官受到隧道视野的影响40-41
- (二) 证据开示制度41-42
- (三) 建立律师协会惩戒检察官不当行为的制度42
- 二、德国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对策42-44
- (一) 坚守检察官客观义务42-43
- (二) 检察引导侦查43
- (三) 平衡诉讼角色43-44
- 三、日本检察机关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对策44-45
- (一) 设立录音录像制度44
- (二) 检察审查会制度44-45
- 四、对我国的启示45-47
- 第五章 我国检察机关有效防范刑事错案的基本构想47-59
- 一、检察机关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变47-48
- (一) 树立人权保障的理念47
- (二) 坚持证据公诉的理念47
- (三) 客观公正的理念47-48
- 二、完善刑事诉讼机制48-51
- (一) 确保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48-49
- (二) 完善辩护制度,强化辩护权49-50
- (三) 完善证据制度,坚持非法证据排除50
- (四) 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的规范化50-51
- 三、规范检察机关的工作机制51-57
- (一) 坚持法律监督权的正确行使51-54
- 1、侦查监督权的有效行使51-52
- 2、检察引导侦查机制的建立52-53
- 3、公诉裁量权的正确行使53
- 4、审判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刑事抗诉权的合理行使53-54
- 5、加强监所检察工作54
- (二) 建立合理的检察考评机制54-55
- (三) 改革办案领导决策机制55-56
- (四) 检察官心理偏见的纠正56
- (五) 正确对待公众和舆论压力56-57
- 四、坚持检务公开,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57-59
- (一) 检务公开57-58
- (二) 人民监督员制度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泽涛;“议行合一”对司法权的负面影响[J];法学;2003年10期
2 黄士元;;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3 尹吉;;也谈刑事错案[J];人民检察;2006年18期
4 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J];人民检察;2007年17期
5 胡常龙;;论检察机关视角下的冤假错案防范[J];法学论坛;2014年03期
6 胡常龙;;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J];政法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志风;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检察机关刑事错案防范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