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人民调解制度的法理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26 05:46
  人民调解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它曾被誉为“东方之花”,它是在继承我国古代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制度自成立伊始就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调整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逐渐步入了“诉讼时代”,仿佛一切纠纷只有通过诉讼来解决,我们的权利才能算真正的实现。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人民调解制度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以调解为重要内容的非诉讼机制ADR运动却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鉴于我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纠纷呈现多样化的现实,对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对调解以及人民调解的概念做出了阐释,为下面的论述做出了一个铺垫。第二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古代调解制度的生成以及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做出了简要的描述。重点分析了古代调解在我国生成的社会基础,指出它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所形成的熟人社会结构、宗法礼治的政治形态以及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指出正是认识到调解在中国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在宣扬教化的功能,中国共产党将其发展形成了人民调解制度。接着分析了由...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导论
一、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一) 调解的界定
    (二) 人民调解的界定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 古代调解制度及其形成原因
        1、古代社会自然经济的影响
        2、古代宗法礼治秩序的影响
        3、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
    (三) 转型期人民调解弱化及其原因分析
        1、法治主义下对人民调解政策支持的减弱
        2、经济形态转变后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3、对社会成员观念误导的结果
        4、调解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人民调解制度的复兴
    (一) 人民调解复兴的起因
        1、对诉讼和法治反思的结果
        2、国外ADR 运动的影响
    (二) 人民调解的价值和功能
        1、效益价值
        2、自治价值
        3、促进社会和谐
    (三) 人民调解的现代定位
四、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一) 培育专门性、行业性调解组织
    (二) 建立特定案件诉前人民调解前置程序
    (三) 加强调解协议效力
    (四)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配套设施
        1、调解人员的职业化和法律化
        2、给与基层调解组织完备资金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调解制度与国际调解制度之应用分析与比较[J]. 徐元彪,周茜.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8)
[2]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J]. 李道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04)
[3]中日诉讼外调解制度比较[J]. 闫庆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4]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 刘艳芳.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2)
[5]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ADR)漫谈[J]. 林文学.  人民调解. 2006(03)
[6]人民调解制度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法律制度[J]. 王公义.  中国司法. 2005(08)
[7]人民调解制度和诉讼的衔接[J]. 卢玉振.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8]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好方式——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J]. 张福森.  求是. 2004(21)
[9]47年纠纷不出村[J]. 史延河.  人民调解. 2004(09)
[10]“一元钱诉讼”与纠纷解决机制[J]. 唐莹莹,陈星言,倪联辉.  法律适用. 2004(02)



本文编号:3519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19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