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29 18:04
  无可否认刑事辩护是一个国家法制的晴雨表,标志着一个国家对人权的保护程度。可以说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刑事辩护业务是律师法定的重要业务,也是整个律师行业的根本基石。 然而,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实施至今,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还面临着“律师伪证罪”指控的惧怕。本文首先以一个真实的刑事案件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遇到的种种困难,揭示了当前中国律师刑事辩护中的诸多问题。然后分析了影响律师刑事辩护业务的原因,如立法理念、立法缺陷等因素,其中“国家权力本位”观是深层次的原因。最后,结合司法实践和借鉴国外的刑事辩护制度,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建议。 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律师刑事辩护存在的弊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有利于为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我国刑事诉讼构建控诉、辩护、审判三方“正三角形”的合理的诉讼结构。尽管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环境的改善需待时日,但是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载入宪法,人权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A Brief Introduction
一、当前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的现状
    绪言
    (一)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难
    (二) 律师阅卷难
    (三) 律师调查取证难
    (四) 律师在审判阶段的辩护难
    (五) 律师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六) 侦查阶段律师的角色定位难
二、律师刑事辩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刑事诉讼法“国家权力本位”的立法理念与“控诉权与辩护权失衡”问题
    (二) 刑事诉讼法存在的立法缺陷
    (三) 现行刑事证据规则存在的缺陷
三、完善律师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 实现“国家权力本位”向“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利相制衡”的立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 完善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及立法规定
    (三) 合理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侦查程序中律师的角色定位[J]. 孙连钟.  中国律师. 2003(11)
[2]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透析[J]. 龚德云.  中国律师. 2003(06)
[3]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观念基础[J]. 张建伟.  中国法学. 2000(04)
[4]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类型属性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秦绪才.  河北法学. 2000(03)
[5]刑事侦查构造之比较研究[J]. 陈瑞华.  政法论坛. 1999(05)
[6]律师辩护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徐静村.  现代法学. 1997(06)
[7]沉默的证人[J]. 施小镭,杜爱华.  法律与生活. 1997(11)
[8]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及律师面临的新课题[J]. 周少元.  学术界. 1996(06)



本文编号:3556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56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