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23:29
  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没有司法通过司法程序针对具体案件和纠纷适用、解释与执行法律规范,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法律规范的存在和功能。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而非空想,就是因为抽象的法律规则和法律文本能够给社会生活带来稳定而明确的具体行为规则,指导人们的行为,法官在实践中解释法律规则的确定性是法治的必要前提。本文以法官解释的确定性为研究对象,所界定的法官解释确定性包含了形式上唯一和实体上正确的双重内容,可以简称为"唯一正确答案",这是基于法治的需要。本文力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法官解释有没有确定性?第二,如何实现法官解释的确定性?即如何获得那个"唯一正确答案"?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对法律的解释确实存在一个立足于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客观正确答案,法官解释活动就是以之为客体,不断向之靠拢。而在司法实践中,获得唯一正确答案的方式是采纳程序主义的"外在视角",即放弃对客观正确答案的无穷尽的追求,把通过完善的司法制度做出的形式单一的解释结论"拟制"为正确答案,作为法律在现实世界的唯一代言人。确保正确答案的司法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高素质的法官职业共同体、科学理性的诉讼程序以及解释过程中的充分对话辩论。第...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立场和创新
第一章 法官解释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法官解释概述
        一、法官解释的概念
        二、法官解释与三段论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第二节 法官解释的特征
        一、法官解释的合法性
        二、法官解释的相对客观性
        三、法官解释的循环性
        四、法官解释的创造性
        五、法官解释的具体性
    第三节 两大法系法官解释历史沿革
        一、大陆法系法官解释历史沿革
        二、英美法系法官解释的历史沿革
        三、两大法系法官解释的比较
第二章 法官解释的多元可能
    第一节 严格规则主义的法官解释观
    第二节 实体法的局限与法官自由裁量权
        一、实体法的局限
        二、司法自由裁量权
    第三节 法官解释确定性的含义
第三章 法官解释确定性的内在视角
    第一节 法官解释的方法
        一、解释方法的含义
        二、法官解释方法的类型
    第二节 法官解释的立场
        一、主观解释立场
        二、客观解释立场
        三、法官造法与司法能动主义
    第三节 法官解释方法的实质
    第四节 客观意义上的法官解释正确答案
    第五节 达致正确答案的内在视角
        一、哈特的理论
        二、德沃金的理论
        三、拉伦茨的理论
        四、通过解释方法达致正确答案
    第六节 对内在视角的反思与批判
        一、内在视角的批判
        二、法官解释客观性评析
第四章 程序主义的法官解释确定观
    第一节 程序主义确定观概述
        一、程序主义法官解释确定观的含义
        二、程序主义确定观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法官职业共同体
        一、职业技能的同质化
        二、任职资格的同质化
        三、生活和审判经验的同质化
        四、价值观念同质化
        五、道德准则同质化
    第三节 程序公正的制约效应
        一、当事人平等
        二、法官中立
        三、程序公开
        四、判决理由公开
    第四节 法官解释法律确定观的制度保障
        一、司法独立
        二、司法权威
第五章 新程序主义的法官解释确定观
    第一节 规则怀疑主义的冲击
        一、后现代解构哲学
        二、规则怀疑主义简述
        三、规则怀疑主义评价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论证理论
        一、哲学诠释学的正当性重构
        二、本体论诠释学与法律论证
    第三节 走向综合的新程序主义法官解释确定观
    第四节 程序参与原则与诉讼改革
第六章 我国法官解释确定性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官解释的缺陷与成因
        一、法官解释的体制缺陷
        二、法官解释的技术性缺陷
    第二节 我国法官解释制度完善的宏观思路
        一、提高法官解释的地位
        二、保障司法独立
        三、强化法官职业共同体
        四、健全诉讼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法学的流派化志趣(下)[J].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2]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焦宝乾,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3]我国需要制定统一的法律解释法[J]. 魏胜强.  法学. 2007(01)
[4]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J]. 陈景辉.  法学研究. 2006(05)
[5]义理大道,与人怎说?——法律方法问答录[J]. 郑永流.  政法论坛. 2006(05)
[6]并非有一种值得期待的宣言——我们时代的法学为什么需要重视方法[J]. 舒国滢.  现代法学. 2006(05)
[7]刑法上之“类推禁止”如何可能? 一个方法论上的悬疑[J]. 杜宇.  中外法学. 2006(04)
[8]联邦主权与州主权的迷思——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中的政治修辞及其法律陷阱[J]. 强世功.  中国法学. 2006(04)
[9]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J]. 郑永流.  法学研究. 2006(04)
[10]从独白到对话——迈向法律论证理论[J]. 焦宝乾.  求是学刊. 2006(04)



本文编号:358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8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