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22 15:29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执业的机构。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律师事务所从单一的国资所发展到以合伙所的为主,国资所和个人所为辅多种组织形式,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法律服务领域的开阔,对专业分工的细化以及面临国外律师事务的竞争,律师事务所管理方面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为制约我国律师事务所发展的主要因素。业内人士普遍呼吁应实行公司化管理的模式,但笔者从事律师工作两年多,发现真正实行公司化管理的律师事务所很少。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改革的进程,理想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应该怎样,如何进行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开始了对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进行探索。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从而界定了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概念。历史分析法阐述了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化管理产生的动因,通过对目前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存在的管理问题的揭露,得出公司化管理是我国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章是论文进行论述的背景基础。第二章介绍了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并以中外两个律师事务所的成功经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的框架和思路
1、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背景与动因
1.1 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发展
1.1.1 律师事务所的产生和发展
1.1.2 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其发展
1.1.3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概念
1.2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动因
1.2.1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1.2.2 法律的商业化
1.2.3 法律服务的专业化
1.2.4 管理的有效化
1.3 我国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
1.3.2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公司化管理—我国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在国外的发展及成功案例研究
2.1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2.1.1 国外律师所的组织形式
2.1.2 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在发达国家的概况
2.2 成功案例的研究
2.2.1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2.2.2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
2.2.3 启示
3、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理想模式
3.1 理想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管理学中的现代组织理论
3.1.2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3.1.3 管理的职能与法律服务的模式
3.2 资本制度与治理结构
3.2.1 资本制度
3.2.2 治理结构
3.3 市场营销
3.3.1 设立专门部门进行市场营销
3.3.2 事务所营销的原则
3.3.3 营销策略
3.4 人力资源管理
3.4.1 合伙人的进入与退出
3.4.2 薪酬分配制度
3.4.3 人才培训
3.5 财务管理
3.5.1 财务管理人员
3.5.2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
3.5.3 收费制度
3.6 业务管理
3.6.1 质量管理
3.6.2 风险控制
3.7 信息化管理
3.7.1 信息化系统的目标
3.7.2 信息化系统的具体模块
4、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4.1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难点
4.1.1 成立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受到法律的限制
4.1.2 律师事务所资本构成与公司资本的不同
4.1.3 律师事务所现行薪酬分配制度与公司化管理的矛盾
4.1.4 律师一般性人格特征与公司制度化管理的矛盾
4.1.5 律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公司化经营的矛盾
4.1.6 业绩考评难题
4.2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对策
4.2.1 法律上的修改
4.2.2 公司化管理的前提
4.2.3 资本制度的创新
4.2.4 组织治理架构的完善
4.2.5 薪酬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4.2.6 企业文化的建设
5、结语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和贡献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5.3 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制律师事务所之构想[J]. 金鑫,徐绪柏. 中国律师. 2003(03)
[2]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的创新[J]. 徐黎明. 律师世界. 2002(12)
[3]律师所体制再认识[J]. 姜自和,张建兴. 中国律师. 2000(02)
硕士论文
[1]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研究[D]. 崔耀天.大连海事大学 2007
[2]HP律师事务所薪酬体系设计[D]. 曾蓉宾.四川大学 2006
[3]论律师事务所资本与公司制治理[D]. 傅强.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2448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的框架和思路
1、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背景与动因
1.1 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发展
1.1.1 律师事务所的产生和发展
1.1.2 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其发展
1.1.3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概念
1.2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动因
1.2.1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1.2.2 法律的商业化
1.2.3 法律服务的专业化
1.2.4 管理的有效化
1.3 我国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
1.3.2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公司化管理—我国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在国外的发展及成功案例研究
2.1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2.1.1 国外律师所的组织形式
2.1.2 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在发达国家的概况
2.2 成功案例的研究
2.2.1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2.2.2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
2.2.3 启示
3、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理想模式
3.1 理想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管理学中的现代组织理论
3.1.2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3.1.3 管理的职能与法律服务的模式
3.2 资本制度与治理结构
3.2.1 资本制度
3.2.2 治理结构
3.3 市场营销
3.3.1 设立专门部门进行市场营销
3.3.2 事务所营销的原则
3.3.3 营销策略
3.4 人力资源管理
3.4.1 合伙人的进入与退出
3.4.2 薪酬分配制度
3.4.3 人才培训
3.5 财务管理
3.5.1 财务管理人员
3.5.2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
3.5.3 收费制度
3.6 业务管理
3.6.1 质量管理
3.6.2 风险控制
3.7 信息化管理
3.7.1 信息化系统的目标
3.7.2 信息化系统的具体模块
4、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4.1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难点
4.1.1 成立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受到法律的限制
4.1.2 律师事务所资本构成与公司资本的不同
4.1.3 律师事务所现行薪酬分配制度与公司化管理的矛盾
4.1.4 律师一般性人格特征与公司制度化管理的矛盾
4.1.5 律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公司化经营的矛盾
4.1.6 业绩考评难题
4.2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对策
4.2.1 法律上的修改
4.2.2 公司化管理的前提
4.2.3 资本制度的创新
4.2.4 组织治理架构的完善
4.2.5 薪酬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4.2.6 企业文化的建设
5、结语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和贡献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5.3 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制律师事务所之构想[J]. 金鑫,徐绪柏. 中国律师. 2003(03)
[2]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的创新[J]. 徐黎明. 律师世界. 2002(12)
[3]律师所体制再认识[J]. 姜自和,张建兴. 中国律师. 2000(02)
硕士论文
[1]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研究[D]. 崔耀天.大连海事大学 2007
[2]HP律师事务所薪酬体系设计[D]. 曾蓉宾.四川大学 2006
[3]论律师事务所资本与公司制治理[D]. 傅强.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2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0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