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 ——以湖南“嘉禾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2-05-08 10:13
  本文围绕湖南“嘉禾事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以权利为视角,研究“改革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权利保护问题。 “改革进程中的弱势群体”指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社会权利—义务关系结构重新调整,而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且日益被边缘化了的群体。现代社会,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已成为弱势群体权利诉求的道义理据和法律理据。弱势群体有表达其生存权、就业权、政治参与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的自由。但是,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形式仍然有限:直接形式主要有信访、上访;间接形式主要是求助于人大代表、工会、新闻媒体。司法诉讼作为法治社会公民寻求自我保护的基本手段,正逐渐越来越多为弱势群体所诉诸。 应当完善现有的弱势群体权利诉求和保护的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应是全方位的:对公众及公共组织而言,不仅要给予同情、尊重、人道的伦理关怀,还需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救助;对于政府而言,要保证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制度安排的公正性;对于立法机关或具有立法权的机关而言,必须制定能够保护包括弱势群体在内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良法;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应严格按照正义的程序执法。当然,对...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嘉禾事件”之思
第一章 基本理论准备
    第一节 弱势群体概念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改革进程中的弱势群体
        一、含义、构成及特征
        二、成因分析
    第三节 公民权利实现的两种传统
        一、柏拉图:国家——公民
        二、亚里士多德:公民——国家
第二章 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
    第一节 弱势群体权利诉求的理据
        一、道义理据:自由
        二、法律理据:平等
    第二节 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一、利益表达的基本内容
        二、利益表达的途径
        三、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安排
    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反抗
        一、非暴力反抗
        二、暴力反抗
第三章 弱势群体权利的社会保护
    第一节 弱势群体权利的社会救济
        一、公众伦理关怀
        二、公共组织救助
    第二节 作为公器的政府权力
        一、公权力
        二、公共救济
    第三节 法治社会的法律公平
        一、良法
        二、程序正义
第四章 和谐社会视域中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第一节 弱势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
    第二节 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
    第三节 自我救助与社会救助
    第四节 宪政法治与法制强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理论研究综述[J]. 何煦.  党政干部学刊. 2005(04)
[2]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J]. 谭献民,毛维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3]志愿服务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J]. 李迎生.  教学与研究. 2005(03)
[4]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伦理学思考[J]. 张利平.  齐鲁学刊. 2005(02)
[5]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J]. 陈剩勇,林龙.  青年研究. 2005(02)
[6]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J]. 杨建顺.  浙江学刊. 2005(01)
[7]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分析[J]. 李彩红.  理论月刊. 2005(01)
[8]“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从Eminent Domain的主权属性谈起[J]. 郑贤君.  法学论坛. 2005(01)
[9]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J]. 赵素卿.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04)
[10]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 陈国权,徐露辉.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3651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51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