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2:46
  研究的原因:1在法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西方化的今天,中国古代之实体主义精神仍在社会上发挥着影响。法律可以移植和改造,甚至全部西化,但法律的社会环境、民族的历史影响,特别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却是无法移植和短期之内无法轻易改造的。就是说,虽然执行的是西化的、形式主义的法律,但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实体主义精神理念仍在人们的头脑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2研究古代刑事司法这一特别领域,是因为自古以来,它就是国家追究犯罪行为的过程和场域,是防卫社会或者保护人身权益的最后防线,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最终方式和手段。因而,刑事追究的方式和结果,特别是对被视为与国家发生冲突的个人的处遇过程,不仅在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秩序、公正、和谐等价值取向和实现程度,而且更直接更深刻地透射出刑事司法的总体风格和精神,并潜移默化地由部分到整体地感染着社会的精神生活。3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人专门对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我国学界对传统司法的精神研究,特别是对传统司法中的主干——刑事司法的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中国传统刑事司法的实体主义精神是什么,构造如何,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影响... 

【文章页数】:2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传统刑事司法中实体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
    1.1 中国传统法的本质属性特征
        1.1.1 法的公平性
        1.1.2 法的意志性
        1.1.3 法的公法性
    1.2 中国古代礼的本质属性特征
        1.2.1 确立等级名分
        1.2.2 维护宗法等级
        1.2.3 防犯罪于未萌
    1.3 礼法一体理论的价值趋向
        1.3.1 礼与法由对立到统一的创建
        1.3.2 礼法一体中的礼法关系
        1.3.3 礼法一体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第2章 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合目的性精神(之一)
    2.1 礼法结合中的皇权至上
        2.1.1 神圣化的君主地位
        2.1.2 皇权不得侵犯
        2.1.3 皇帝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活动
    2.2 伦理秩序中的差等目的
        2.2.1 "礼"对差等观的影响
        2.2.2 等级身份与法定特权
        2.2.3 伦常秩序与同罪异罚
    2.3 没有"个人"的集体主义目的
        2.3.1 集体主义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基础
        2.3.2 传统法制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2.3.3 集体主义本位的演变
        2.3.4 集体本位中个人的位置
        2.3.5 集体本位决定的义务本位
        2.3.6 刑事司法中的集体主义体现
第3章 刑事司法中的刑罚个别化追求(之二)
    3.1 关于"引经决狱"
    3.2 关于"类推定罪"
    3.3 关于"遵循判例"
第4章 刑事司法中的追求真相精神(之三)
    4.1 司法中的求实精神
    4.2 案件真相与认识的局限
    4.3 传统刑事司法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论基础
    4.4 实体真相诉求的司法制度原因
        4.4.1 传统刑事司法以侦查为重心
        4.4.2 刑事司法是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过程而非证明过程
        4.4.3 合法的刑讯成为当然
第5章 刑事司法中逻辑关系的情理精神(之四)
    5.1 实质性推理和情理逻辑
        5.1.1 关于三段论
        5.1.2 "情理"左右着小前提事实的判定
    5.2 刑事审判中的迷信和擅断倾向
第6章 实体主义刑事司法的内在动因——人治精神
    6.1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6.2 司法中的人治精神
        6.2.1 "任贤使能"是"人治"的核心
        6.2.2 有"治人"才有"治法"
        6.2.3 君子"治法"贵在务实
        6.2.4 君子"治法"要求术精
    6.3 官员的品行和公信力
        6.3.1 关于公道
        6.3.2 关于服从和承认
    6.4 清官品质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6.4.1 勤勉尽心
        6.4.2 智慧机巧
        6.4.3 慎刑体恤
        6.4.4 坚持原则
    6.5 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对刑事判决的影响
第7章 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7.1 不完全的形式主义规定
        7.1.1 关于援法断罪
        7.1.2 关于启动程序
        7.1.3 关于死刑复核
        7.1.4 拷讯的规矩
    7.2 关于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落差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651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51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