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客观执行不能

发布时间:2022-08-23 12:28
  近年来,法院执行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大量客观执行不能案件的存在,严重破环了执行秩序的和谐,也成为亟待解决或改革的执行问题之一。笔者从执行实践中出发,对构建解决客观执行不能案件问题的程序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建立客观执行不能宣告制度,严格客观执行不能案件的认定程序,有效地化解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带来的弊端,并让其在法律程序中寿终正寝,才能恢复执行秩序的和谐。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共分成六个部门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介绍了客观执行不能的现状,即发现问题。主要是从对执行实践中的一起典型执行案件剖析入手,来发现该案件本身的典型意义以及类问题的大量存在,从而引出研究客观执行不能问题的价值需要。 第二部分介绍了对客观执行不能概念、特征、性质和构成,即分析问题。主要以归纳的论证方法从实例中提出客观执行不能的概念以及分类,进而探讨了客观执行不能的主要特征和性质,并分析了其构成,为下步的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介绍了客观执行不能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也系分析问题的组成部分。进一步...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客观执行不能现状透视
    (一) 由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执行说起
    (二) 该案的典型意义
    (三) 类问题的大量存在
二、客观执行不能概念的提出
    (一) 客观执行不能的概念及特征
    (二) 客观执行不能的性质
    (三) 客观执行不能的构成
三、客观执行不能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一) 客观执行不能的产生原因
    (二) 对执行秩序的破坏
四、解决客观执行不能问题的先决条件
    (一) 解决客观执行不能对现有执行程序提出的改革要求
    (二)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执行程序研究
五、构建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制度
    (一)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程序前的审查
    (二)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程序的启动
    (三) 客观执行不能宣告案件的审理
    (四) 宣告为客观执行不能案件的法律后果
    (五) 客观执行不能案件宣告制度的法律意义
六、客观执行不能中的救济与预防
    (一) 客观执行不能中的救济
    (二) 客观执行不能的预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民商事执行案件退出程序机制研究[J]. 董振国.  法律适用. 2006(05)
[2]论民事执行能力构成及其提升[J]. 童兆洪,唐学兵.  法律适用. 2006(Z1)
[3]从民事诉讼的系统开放性看民事“执行难”[J]. 吴凡,马婷婷.  社会科学论坛. 2005(01)
[4]债权凭证制度的构建与民事执行制度的完善[J]. 肖建国.  金陵法律评论. 2004(02)
[5]标本兼治,解决“执行难”——民事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起草问题研究[J]. 杨荣馨,谭秋桂.  政法论坛. 2004(04)
[6]法院痛析"不能执行"[J]. 王健.  法律与生活. 2004(11)
[7]芬兰的民事执行制度[J]. 严军兴,谷青.  中国司法. 2004(05)
[8]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法院如何执行[J]. 邓凡伟 ,孙晓明.  江淮法治. 2004(03)
[9]对执行定位、执行不能和执行规范的法律思考[J]. 石丽明,刘海霞.  辽宁财专学报. 2003(03)
[10]析无履行能力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弊端及改革[J]. 于范,刘长伟.  山东审判. 1999(06)



本文编号:3677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77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