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人民司法的历史面相——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及其意义符号生产之“祛魅”

发布时间:2017-06-22 19:08

  本文关键词:人民司法的历史面相——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及其意义符号生产之“祛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陕甘宁边区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国家政权建设"权力下沉"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理性化程度较低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司法方法试图以人格型权威弥补制度内生型权威之不足,以尽可能消解"改造社会"之法律方案在强制推行过程中的暴力属性。但这样一种微观法律技术能否在宏观层面有效解决法律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冲突,却是不无疑问的。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群众路线 马锡五审判方式 国家政权建设 司法改革 政法传统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一、重返马锡五:人民司法的历史轮回2008年5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带领辖下所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和高级人民法院中层以上干部远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寻根之旅”,“找到了我们党法律审判工作的根”。而后则在河南全省法院系统内重新倡导推广“马锡五审判模式”。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欣一;;谢觉哉司法思想新论[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2 张希坡;;抗战时期延安雷击事件的启示[J];法学杂志;1992年03期

3 黄正林;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J];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4 丛小平;;左润诉王银锁: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婚姻与国家建构[J];开放时代;2009年10期

5 侯欣一;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司法制度改革研究[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6 陈柏峰;;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豫南宋庄村调查[J];民间法;2009年00期

7 赵刚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刘志光;王素莉;;从“群众社会”走向“公民社会”[J];政治学研究;1988年05期

9 马锡五;;马锡五副院长在全国公安、检察、司法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书面讲话[J];人民司法;1959年10期

10 ;谢觉哉同志在司法训练班的讲话(摘要)[J];人民司法;197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欧阳湘;;抗日民主政权援用国民政府法令问题简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蒋保;;民众的统治抑或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寡头统治?——雅典民主政治新论[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5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小红;周丽玲;;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互助组织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何伟福;;抗日根据地合作社述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王先俊;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田卓鑫;;从《长河》解读沈从文小说的政治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钟芸;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类型的根据和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魏红英;;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中政治发展逻辑的解读[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嫣;中国巡回审判史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余友前;我国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吴良志;;司法需求之中国情境:发现与回应 以最高人民法院历年工作报告为样本[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4 姜小川;中国司法改革动因检视[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5 王新清;赵旭光;;精英话语与民众诉求——对中国司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反思[J];法学家;2006年05期

6 吴英姿;;代表人诉讼制度设计缺陷[J];法学家;2009年02期

7 郝双禄;加快制定民法适应法制建设发展的需要[J];法学;1983年07期

8 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J];法学;2007年05期

9 汪建成;;非驴非马的“河南陪审团”改革当慎行[J];法学;2009年05期

10 刘志民;杨友国;;陌生自由人社会及其内卷化——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现状的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坡;马锡五出生年月考证[J];法学杂志;1999年01期

2 刘学仁,李贵林;学习马锡五同志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J];人民司法;1979年09期

3 张芳芳;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抗日根据地司法制度的影响[J];广东党史;2001年04期

4 魏斌;马锡五审判方式再认识[J];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肖洪泳,徐阳光;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当前司法工作的借鉴作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6 胡科刚;;怀念马锡五[J];中国审判;2006年08期

7 孟庆友;;张希坡:研究马锡五只用第一手资料[J];民主与法制;2009年19期

8 宋凤英;;开创新中国民主司法模式的“马青天”[J];党史纵横;2010年03期

9 马抗战;我的爷爷马锡五[J];党风与廉政;1997年03期

10 兰荣杰;迷失的对抗与判定——对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另一种解读[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淑彬;胡恋梅;;马锡武审判方式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郑剑;周德金;;刑事法官对司法环境的态度和策略——重温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风气的变革[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田孟华;;创建学习型法院与提高法院审判质效——基于我国法院党建工作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牧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魏敏;弘扬马锡五精神公正司法为民[N];新乡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朱云峰;马锡五审判方式风行三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陕西省吴起县人民法院 蔺玮;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借鉴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马锡五,永远行走在人民心中[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张宇;评剧《刘巧儿》和马锡五审判方式[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汪世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杨魏 马剑勇;“马锡五审判方式”老枝吐新芽[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潘静;甘肃以“马锡五审判方式”带动调解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立民;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是是非非[N];东方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蔡泳曦;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云鹏;革命根据地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殷绍强;刑事庭审中的法官角色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姚卫莲;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纵向考察:历史、现状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文俊;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永莉;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工作人员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徐歆;我国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康小怀;刘志丹、谢子长早期军事活动研究[D];延安大学;2008年

8 彭国志;“恢复性司法”视野下完善我国调解制度的构想[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王宗冉;当前我国基层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曾纪雄;法院调解:一项亟待改革的司法制度[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人民司法的历史面相——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及其意义符号生产之“祛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72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1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