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一个比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23 13:1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一个比较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中国司法制度的建构来说,2010年是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作为我国法治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正式建立。至此才短短五年的时间,它的出现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中国司法制度的格局,对我国法治建设发挥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一项新兴制度的施行与发展,总是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境,在完全融入整个国家法治体系之前难免要面临很多挑战与质疑。在中国案例指导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突破的司法困境,其中案例指导制度下指导性案例的定位、与司法解释的关系及指导性案例的适用问题是比较困难、亟需解决却又无法在短期内做出明确答复的问题,本文将从比较法的视角,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就这些核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一些完善和保障案例指导制度顺利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本文首先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调研报告为例,从实证调查的角度用数据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现:从确立至今,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状况究竟如何,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不同社会群体对指导性案例的相关内容是如何认识的,然后对运行现状进行一个总结式的概括。接下来,根据上文对运行状况的分析,本文将归纳出目前指导性案例所面临的亟需突破的三个司法困境。然后从这些问题出发,从比较法的视角,简要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判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阐述,比较判例在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的逻辑基础、约束力、法律地位、适用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官的能动性,以此分析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不同内涵,并认清其在不同法律文化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法律文化背景与大陆法系德国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紧接着本文专门对德国的判例制度中三大保障机制包括判例引用机制、背离判例报告制度及判例公布机制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针对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三大司法困境,结合我国本土法律文化、司法背景,对其逐一进行法律论证,最后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指导性案例的定位应该是具有事实上的拘束力,与司法解释是两个并行的制度,而不能将指导性案例纳入司法解释之中。关于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判例制度保障机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出自己的以建立统一的案例数据库平台、指导性案例的多方寻找机制、引用机制和背离报告机制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保障机制,为完善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提出一些切实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 比较视角 事实拘束力 司法解释 适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运行现状及困境13-20
  • 第一节 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的运行现状13-17
  • 一、案例指导制度运行分析——以湖北省高院调研为例13-16
  • 二、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运行现状总结16-17
  • 第二节 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困境17-20
  • 一、指导性案例的定位不明17-18
  • 二、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模糊18-19
  • 三、指导性案例的适用缺乏标准19-20
  • 第二章 两大法系判例之法系概览式比较20-29
  • 第一节 两大法系判例制度之发展20-21
  • 一、英美法系判例法20-21
  • 二、大陆法系判例制度21
  • 第二节 两大法系判例制度的区别21-29
  • 一、判例的逻辑基础不同21-23
  • 二、判例的约束力不同23-26
  • 三、判例的法律地位不同26
  • 四、判例的适用技术不同26-27
  • 五、判例在司法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7-28
  • 六、法官的主观能动性不同28-29
  • 第三章 德国判例制度适用机制29-39
  • 第一节 德国判例的引用机制29-33
  • 一、德国法院体系的设置概况29-31
  • 二、判例在德国的引用31-33
  • 第二节 德国的背离判例报告制度33-36
  • 一、判决偏离的报告义务33-35
  • 二、判决偏离的内涵35-36
  • 第三节 德国判例的公布机制36-39
  • 一、德国的判例公布36-37
  • 二、德国的法律数据库37-39
  • 第四章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之完善39-49
  • 第一节 指导性案例的定位39-43
  • 一、指导性案例的性质与效力39-40
  • 二、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关系40-42
  • 三、指导性案例能否被直接援引的问题42-43
  •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43-49
  • 一、法官案例意识的培养44
  • 二、指导性案例适用保障机制44-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骐;判例法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建立判例法的意义、制度基础与操作[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2 蒋集跃,杨永华;司法解释的缺陷及其补救——兼谈中国式判例制度的建构[J];法学;2003年10期

3 张骐;;指导性案例中具有指导性部分的确定与适用[J];法学;2008年10期

4 龚稼立;关于先例判决和判例指导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张千帆;再论司法判例制度的性质、作用和过程[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最高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德国判例考察情况的报告[J];人民司法;2006年07期

7 张骐;;试论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6期

8 唐守东;;指导性案例在法院审判适用中的现实考察——以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调研分析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一个比较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75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