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两法”衔接视野下检察权性质的定位

发布时间:2017-06-27 21:22

  本文关键词:“两法”衔接视野下检察权性质的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理论界关于人民检察院行使权力的性质分别有司法权说、行政权说、双重属性说以及法律监督说等四说。这既是人民检察院职责多样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民检察院在国家宪政体制中的定位的理论探索。当前,人民检察院在"两法"衔接工作中的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面临着法律上的障碍。只有立足于法律监督说,通过《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赋予人民检察院具有一般的法律监督职权,从而具备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两法”衔接 检察权 性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证券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衔接问题研究”(11CFX048)
【分类号】:D926.3
【正文快照】: 所谓“两法”衔接,是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其强调的是行政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中,一旦发现相应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以追究刑事责任。为此,国务院于2001年7月4日通过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督促行政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2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3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4 万毅;论检察权的定位——兼论我国检察机构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6 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7 郝银钟;检察权质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昭乐;;检察权性质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刘少军;论刑事程序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肖刚,张慧;论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王文华,张平;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成福;;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振生;;论我国司法权独立的障碍及克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祥福;;论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权对检察权的制衡——完善检察权外部制约机制的一个视角[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河洁;刘国媛;;我国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现状及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金波;;论“谁来监督检察院”——一个概念不明晰的命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正确认识五个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温军;;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造与合理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杨会新;;从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谈行政公诉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平;;略论构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尉龙;量刑建议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桂祥;论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铮;列宁权力监督理论与当代中国检察监督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剑;检察机关自侦权监督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2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3 贺卫方;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4 张宏思;人民检察院基本诉讼角色定位论[J];法学;1997年09期

5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6 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检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7 王琰;为检察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全国首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8 倪培兴;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9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10 徐鹤喃;意大利的司法制度[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浅谈我国检察权性质及配置[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7期

2 程相鹏;;关于检察权性质、概念与特征的初步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3 张华;试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及其完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4 张大海;;检察权性质比较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曹志瑜;;从我国检察权的性质看司法权的核心主旨:一种基于历史溯源与文本考据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2期

6 周菊;;我国检察权性质定位的再思考[J];岭南学刊;2010年02期

7 姜翔;;试论检察权的性质[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2期

8 胡伟伟;;论权力制约视角下中国检察权的性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9 曹红冰;浅谈检察权的性质和内容[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田先纲;;我国检察官的性质、职业特点及其职权配置的再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芬;;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优化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熊皓;勾香华;;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钟长鸣;;建立检察权配置之差序结构模式初探[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徐荣生;;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孙学文;;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冯仁强;;阐释与重构——中国特色检察权定位之新解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曾伊山;庄丹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检察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贾志鸿;李梦林;;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检察权的权力结构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明键;;检察权构成的优化配置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升 李国明;检察权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N];检察日报;2003年

2 ;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胡宗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检察权配置[N];光明日报;2008年

4 《检察机关职权研究》课题组;检察机关及其职权的性质[N];检察日报;2000年

5 张智辉;检察权的基本内容[N];检察日报;2004年

6 冯仁强;理解检察权之关键:法律监督概念分广狭[N];检察日报;2004年

7 蒋德海;关注检察权的宪法定位[N];解放日报;2004年

8 ;要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N];检察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盈雁;强化自身监督 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N];检察日报;2010年

10 黄云龙;正确行使检察权必须强化办案监督[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胡新颖;鲢鱼骨骼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性质鉴定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严仁群;民事执行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漆思剑;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和地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戴剑锋;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黄明儒;行政犯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9 张继平;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性质及活力调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华;职务犯罪侦查权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高新平;我国检察权性质探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何洁琳;冬季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性质及其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邢同宝;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张烨;交通事故认定制度的行政法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钟劲松;第V_A族元素Sb、Bi作为杂原子的含钨杂多化合物及一些有机—无机杂化的钒的同多化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褚波;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与功能基团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杨素霞;公司章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丹;论隐名合伙[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慰;我国行政指导法律制度的理论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两法”衔接视野下检察权性质的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91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