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问题新探讨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问题新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海峡两岸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和互助,对共同依法严厉打击跨海峡两岸的犯罪活动,保护海峡两岸居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涉外犯罪逐渐增多、分裂国家的犯罪时有出现、刑事犯罪的侵害范围日益扩大等新情况的出现,《南京协议》等对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规定表现出滞后的情形,"共同打击犯罪"之性质界定及其规定存在不足。对此,应以合适方式明确规定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形式,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中排除"互惠原则"的适用,调整和改进"协助侦查"措施,以便为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
【关键词】: 《南京协议》 共同打击犯罪 互惠原则 协助侦查 司法互助 海峡两岸
【分类号】:D924
【正文快照】: 前言长期以来,海峡两岸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和互助,共同依法严厉打击跨海峡两岸的犯罪活动,维护各自法域的社会安定秩序,保护海峡两岸居民的合法权益,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由大陆地区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地区的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于2009年4月26日在南京签订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一新;吴仲柱;;海峡两岸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公安研究;2010年11期
2 卢建平;周建军;;“宽严并进”刑事政策在台湾地区的实践——以台湾地区2005年“刑法修正”为样本[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赵秉志;黄晓亮;;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的构建——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为切入点[J];江海学刊;2011年02期
4 黄少泽;;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警务合作[J];人民检察;2008年19期
5 苏彩霞;;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适用“双重犯罪原则”新论[J];政治与法律;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雅奇;;美国的“三振出局法”及其对我国累犯制度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梁雪冰;;不同法系中抢劫罪的比较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邹志宏;;试论对刑法第388条的正确理解[J];研究生法学;2001年01期
4 陈晓明;;海峡两岸劫持航空器罪之比较[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赵秉志;;中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论纲[J];法学家;2002年04期
6 杨毓显,苏庆源;贪污罪对象范围新认识[J];法学;2002年06期
7 蒋兰香;;罪刑均衡视野下盗窃、诈骗、抢夺罪法定刑比较研究[J];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2011年02期
8 方元;;和谐社会下的死刑——2007年死刑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9 王颖;;论贪污罪的主体、对象及其客观要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10 张远煌;刘为军;;海峡两岸毒品犯罪侦查协作机制研究[J];法治研究;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晓莉;曹文安;;海峡两岸毒品犯罪的互动及合作打击困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苏彩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兼论《公约》对我国刑事法的影响[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3 马进保;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论纲[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冯卫国,肖月;两极化刑事政策导向下的刑法修订——简评2005年最新修订的台湾刑法典[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马克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修正述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4期
6 马克昌;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刍议[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非;浅论对等和互惠原则及其作用[J];社会科学;1984年10期
2 张保平;关于我国公民在侦查活动中提供协助的有关问题[J];武警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金学凌;程程;;WTO的互惠原则与例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林倩;;再论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的互惠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5 王吉文;;互惠原则在判决承认与执行上的缺陷[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3期
6 周妮娜;;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中的互惠原则[J];观察与思考;2000年11期
7 黄彦华;;互惠在儿童道德培养中的价值体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8 王慧;;从一起案例看香港法院判决在大陆的承认与执行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9 易江波;;略论作为中国传统调解经验的儒家互惠原则[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姜世波;;互惠与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博弈论视角的考察[J];政法论丛;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五四;梁燕玲;;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的互惠原则[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伟;;国际法人本化趋势下WTO的互惠原则[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许谨良;王雅婷;;掌握世贸组织规则 保护民族保险业[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颜俊;;浅议加入WTO后的土地行政管理[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6 李霞;张军立;;试论侦查经济犯罪手段之司法会计技术[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互惠原则[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记者 张有成 通讯员 曾军 邱文炳;河南南阳“侦查证”强化自身执法监督[N];检察日报;2009年
3 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 王俊杰;人类学视野中的礼物世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郝宏奎;刑事侦查工作方针修改再探讨[N];人民公安报;2005年
5 张浩 钱元;国际仲裁机构在我国内地作出裁决的承认和执行[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郑潘邋柯朱飞;全面服务 护航和谐[N];工人日报;2007年
7 许超;在冲突面前:说服比强迫更有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WTO的游戏规则[N];华夏时报;2001年
9 刘晓林 丁晓兵;司法协助在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索维东;四大问题困扰国际刑事司法协助[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剑;法国国际私法中的互惠原则[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吉文;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付慧姝;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成良文;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振;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互惠原则[D];复旦大学;2008年
2 韩静;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搭便车”问题[D];厦门大学;2009年
3 林丹;论最惠国待遇原则与互惠原则的互补性[D];厦门大学;2007年
4 丘训利;国际法中互惠原则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林倩;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的互惠原则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吴琛;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的互惠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赵闯;中学生尊重观念的发展及与友谊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涛;礼金、理性与农民随礼行为[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谢瑞凤;农村婚姻支付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撒军;宁夏高城村回族交往民俗中的“人情”表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问题新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9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