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规则的供给模式——兼论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规则的供给模式——兼论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司法规则是法院裁判案件的具体依据。从成文法和判例法的运作机理来看,可以将司法规则的供给路径提炼为"权力输出型"和"权威生成型"两种理想类型。我国目前存在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并存的二元司法规则供给体制,均属于"权力输出型"。立足于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法解释时代"来临的背景,有必要在重构现有法解释体制过程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案例指导制度,将其改造为"权威生成型"的判例制度。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
【关键词】: 司法规则供给模式 权力输出型 权威生成型 案例指导制度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目次一、司法规则的形成路径:司法解释与案例指导的制度比较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规则供给“权力输出型”模式形成的理由辨析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规则供给“权威生成型”模式的形塑 2010年11月26日,最氋人民法腙发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袁明圣;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3 李浩;;回归民事诉讼法——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再改革[J];法学家;2011年03期
4 王申;;司法行政化管理与法官独立审判[J];法学;2010年06期
5 吴英姿;;谨防案例指导制度可能的“瓶颈”[J];法学;2011年09期
6 王利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2012年01期
7 艾佳慧;;要“一刀切”的司法解释还是要类型化的判例制度——对《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的批评[J];法学;2012年01期
8 武树臣;;中国“混合法”引论[J];河北法学;2010年02期
9 谢佑平,万毅;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独立:悖论的司法改革——兼评法官等级制与院长辞职制[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陈瑞华;;司法裁判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中国法院“司法行政化”现象的重新考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剑生;;论行政立法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汪全胜;;《立法法》与政府立法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周方伦;刍议法官独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赵向军;;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振生;;论我国司法权独立的障碍及克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彭冰;;中国50年代的国家与契约[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8 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9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侯猛;;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宁静波;;法院的“产出”效率问题分析——基于30个基层法院的实证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孔志国;;法院的非行政化,一个宪法问题[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福元;;用智慧敲响法槌——论行政诉讼中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选择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玉琛;李建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例[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9 刘华清;;试论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10 田克勤;董一冰;;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认识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曾学民;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立新;中外法官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贺碧霄;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晏昕;法官职业权益保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茅拯江;破产案件管辖权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冯辉;在法官、行政官与村官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耿阳;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1953-1958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石明忱;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党执政绩效探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伟;1950-1978年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小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少元,汪汉卿;《春秋决狱》佚文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丁海湖;;我国“案例公布制度”的实证考察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8年04期
3 苏泽林;李轩;;论司法统一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2009年12期
4 何勤华;论宋代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及其贡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汪世荣;刘全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编制判例的实践与经验[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夏锦文;莫良元;;司法转型中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魏胜强;;为判例制度正名——关于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俞江;倾听保守者的声音[J];读书;2002年04期
9 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樊军;加强案例研究 推进法治现代化——案例研究与法治现代化高层论坛综述[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9年
2 尚晓宇;[N];检察日报;2006年
3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童之伟;[N];解放日报;2011年
4 ;[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 林振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士辉 本报通讯员 刘亚玲;[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王银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 范明志;[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构建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考[J];人民司法;2006年10期
2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3 孙丽娟;胡爱菊;;浅析“案例指导制度”——从《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谈[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4 房文翠;;接近正义寻求和谐: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哲学之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5 郭东颖;;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6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调研报告[J];人民司法;2007年19期
7 丁海湖;;案例指导制度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司法;2007年23期
8 李媛迪;;论我国构建案例指导制度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9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调研报告[J];法制资讯;2008年01期
10 朱建敏;;构建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基于效力定位的视角[J];法治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白薇;;案例指导制度之微观运作——以待决案件的适用进路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邓志伟;张平;陈梦群;;我国知识产权“十大案件”制度设计与实践——以功能偏差与价值回归为中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杜国伟;;检察案例指导制度论讨[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维护法制统一[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杨雨泽;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N];光明日报;2006年
3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陈明国;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之对策[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调研报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琳;愿案例指导制度终结“同案不同判”[N];东方早报;2009年
6 杨涛;案例指导不能成为恶例指导[N];法制日报;2009年
7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探索建立以司法指导为特色、司法统一为主旨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N];中国审计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生 肖源;案例指导制度:法律的另一种存在[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记者 谢圣华 张宽明;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余增明;百名专家在淮研讨案例指导制度[N];淮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海湖;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燕飞;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远祥;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唐湘珍;论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鹏;论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法律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吴恙;试论案例指导制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梁光成;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晓娜;论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赵明菁;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U,
本文编号:503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0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