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判决书中描述犯罪人心理问题初探
本文关键词:在刑事判决书中描述犯罪人心理问题初探
【摘要】:司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犯罪行为的过程中,除应关注犯罪行为、行为后果等客观方面外,还应当关注犯罪人的心理活动这一主观方面,如此才能做到全面了解案情和准确定罪量刑。当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犯罪的客观方面,而轻视犯罪人主观心理活动的问题。鉴于此,应将对犯罪人心理的关注落实到司法活动的全过程,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刑事判决书中对犯罪人的心理进行描述,并在量刑环节予以充分论证。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心理描述 司法机关 刑事判决书
【分类号】:D926.13;D917.2
【正文快照】: 一、在刑事判决书中描述犯罪人心理的意义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因此,搞清楚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并在刑事判决书中予以描述,在定罪量刑时予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定罪只有对犯罪心理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对犯罪行为予以全面掌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贵东;;德国刑事判决书说理方法之考察及其启示 以Ks1/59诉布拉奇刑事判决书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2 李琴;;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问题实证研究——以D法院97份刑事判决书为样本[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6期
3 邹龙妹;;论法律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J];学术交流;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杉;;艺术设计对矫正未成年犯心理的作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 陈利;;游戏性犯罪的主要特点[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擰娜;;高校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与防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纪智媛;;罪犯心理矫治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周桂英;林海波;吴秀兰;;论青少年冲动犯罪与家庭教育防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张金和;;中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7 李春雷;肖娟;;媒体报道对大众“犯罪心理”的纾解——基于“江苏泰兴校园砍杀事件”的个案研究[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8 房书君;刑法机能的时代命题[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9 李兰;;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行为控制略论[J];中国司法;2010年04期
10 李海鸥;;心理能量视角下的女性犯罪以及预防[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我国刑事侦查中适用的必要性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王顺安;;有组织犯罪形成的微观因素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金碧华;;社区矫正初期青少年对象心理矫正工作探析——以社区矫正对象Z某为典型个案[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许桂敏;;企业犯罪的心理预防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李晓明;任慧;;不公平竞争与犯罪——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犯罪深层次原因探讨[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7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8 陈和华;;论犯罪动机[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9 傅跃建;胡晓景;;“跑长途”犯罪现象的成因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鸿鸣;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3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郑莉芳;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郭晶英;监狱心理咨询话语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曼迪;论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D];河北大学;2014年
2 黄晓菲;论变态人格者犯罪的侦查与防控[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3 刘文哲;量刑情节的规范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其瑞;法律与文化:法学研究的双向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罗书平;;改革裁判文书的成功尝试──评云南高院对褚时健案的刑事判决书[J];法学家;1999年05期
3 杨剑龙;;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条件与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龙宗智;刑事判决应加强判决理由[J];现代法学;1999年02期
5 张晋藩;综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亚为;依法治国中党委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探讨[J];探索;2002年05期
2 赵长生;;浅谈如何监督司法机关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J];吉林人大;2002年01期
3 武增,蔡定剑;英国上议院作为司法机关的组织和职能[J];人大研究;2004年06期
4 齐素;完善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之管见[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胡虎林;全面推进司法机关依法行政[J];今日浙江;2004年19期
6 郭兴莲;陈运红;;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论纲——以《监督法》的规定为主要视角[J];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7 徐光超;;我国司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3年09期
8 ;上海市司法机关错划右派的复查工作已经结束[J];人民司法;1979年05期
9 ;司法机关必须“有法必依”[J];人民司法;1980年11期
10 詹皓;司法机关要加强内部书刊管理[J];人民司法;198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玮;王兆亭;;责任追究制度若干问题分析[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杨克彬;季志清;;从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群众观看司法机关“双满意”活动的片面性[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鲁士恭;;正确地认定执法责任制的适用范围[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学仁;周宝平;历国媛;;法医门诊的社会效益[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夏志森;;法院系统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的刍议[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6 谢根树;兰志建;;刍议伤检重新鉴定大幅增多的困惑[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白现军;;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探讨[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晏虹;;关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双抢”案件的调查与分析[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志忠;魏玉林;李文生;;浅议出租车在承运乘客中发生交通事故出租车公司是否承担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佟天波;;在司法制度的改革中执行队伍应向职业化发展[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赵所科 耿庆文;启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N];人民代表报;2001年
2 万鄂湘;司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王松苗 王丽丽;立法上的“司法机关”是广义概念[N];检察日报;2006年
4 方工;“为大局服务”的种种误解[N];检察日报;2011年
5 方文;怎样才是真正为大局服务[N];学习时报;2011年
6 记者 陈丽平;薄熙来刘志军等案已移送司法机关[N];法制日报;2013年
7 陈以强;揭发他人犯罪但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是否可以认定为立功[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杨涛;“两院”经费难题何解[N];东方早报;2007年
9 殷蕾;司法机关不是政府职能部门[N];法制日报;2006年
10 苏平敏;“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的理解与认定[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罗文臻;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张继红;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侦查[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陈清浦;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张莹莹;论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化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葛占岳;论我国人大个案监督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08年
7 闫振华;脱逃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龙建林;被害人参与我国社区矫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邵自红;议会权力监督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杨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方面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8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1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