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调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4:10

  本文关键词:检察调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调解 检察调解 检察监督 ADR理论


【摘要】:调解是当事人在第三者介入的情况下,通过达成合意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的类型一般可划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这里所说的司法调解通常是指法院调解。法院调解,是指在审判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解决纠纷矛盾点,达成调解协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但是本文认为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拥有调解的权能,检察调解也应属于司法调解的范畴。而且,检察调解制度的构建不仅仅是对司法调解体系的完善,还是人民检察院司法监督职能的体现,检察调解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检察监督职能提供保障。目前,检察调解作为人民检察院新的职能,已经被某些地区的检察机关广泛适用,并且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也证明了构建检察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立法上的不完善,致使检察调解制度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争论,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统一的工作运行办法的情况下,检察调解制度的司法效果和司法价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本文将对检察调解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并对检察机关拥有调解权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同时,对检察调解制度的性质、适用范围和特征进行论述。然后,以检察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论证检察调解制度的正当性和司法价值。笔者认为检察调解制度不但符合中国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经济成本理论,而且还顺应ADR理论的潮流。从本质上看,检察调解制度还是检察监督职能的一种延伸。最后,笔者将对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检察调解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归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执法观念、司法效力、工作运行制度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对检察调解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使检察调解制度在不违背宪法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得以发展和完善。限于篇幅,关于检察调解制度的部分问题本文并未涉及,但笔者会不断深入,拓展研究思路,努力让检察调解制度研究的成果与司法价值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司法调解 检察调解 检察监督 ADR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0
  • 1.1 选题背景8
  • 1.2 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方法9
  • 1.4 研究对象9-10
  • 第2章 检察调解概述10-17
  • 2.1 检察调解的概念10
  • 2.2 检察调解的性质10-11
  • 2.3 检察调解的范围11-14
  • 2.3.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11-13
  • 2.3.2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诉案件13-14
  • 2.3.3 行政诉讼抗诉案件14
  • 2.4 检察调解的特征14-17
  • 第3章 检察调解的理论基础17-22
  • 3.1 检察监督理论17-18
  • 3.2 成本理论18-19
  • 3.3 和谐社会理论19-20
  • 3.4 检察调解中的ADR理论20-22
  • 第4章 检察调解的司法实践22-32
  • 4.1 检察调解案例及评析22-27
  • 4.2 检察调解存在的问题27-29
  • 4.2.1 缺乏立法的具体规则27-28
  • 4.2.2 适用范围模糊28-29
  • 4.2.3 监督审查存在不足29
  • 4.3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9-32
  • 4.3.1 执法思想滞后29-30
  • 4.3.2 工作运行体系不健全30-31
  • 4.3.3 适用动力不强31-32
  • 第5章 检察调解的完善32-37
  • 5.1 转变执法观念32
  • 5.2 健全工作运行规则32-33
  • 5.3 统一检察调解的模式33-34
  • 5.4 明确检察调解的法律效力34-35
  • 5.5 完善配套措施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42


本文编号:604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04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