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推适用中比较点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4:13
本文关键词:类推适用中比较点问题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类推适用 比较点 价值取向 源案例 司法裁判
【摘要】:在法学方法论中,“类推适用”一直是富有争议的存在。考夫曼独树一帜地将哲学上的“类型”与“事物本质”引入法学研究,雄辩地宣告了类推的存在。无论是大陆法系从法条本身出发所做的的解释,还是从普通法系对判例的解读,类推的核心点一直是“相似性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比较点”。对其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法官在对“比较点”作出取舍时的所秉承的价值取向,以及司法裁判过程中对“比较点”的具体操作。前者以法律共同体的态度为主要因素决定,,但也严格受到先前规则和判例所蕴含意旨的约束。而后者则首先是,法官将其对“法律”的整个先前理解和经过提取的目标案件的特征进行糅合,继而识别相应法条或先例。其次,重新表述法条和先例蕴含的规则。再次,评估这蕴含的规则试图将其上升到原则的高度。最后,通过审视原则的价值取向继而决定是否适用于目标案件。至此,法官对比较点选择和判断的理由何在?其说服力在哪?其无关乎法官对“比较点”选择的步骤,即裁判步骤程序上的自信,以及其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态度和先前规则实体上的认可。
【关键词】:类推适用 比较点 价值取向 源案例 司法裁判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6.2;D90-0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导论8-10
- 一、 问题的提出8
- 二、 研究视角8
- 三、 研究意义8-10
- 第一章 类推适用中比较点问题的提出10-19
- 第一节 类推适用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10-14
- 一、 类推、类推解释和类比推理10-13
- 二、 在争论和褒贬中前行的类推13-14
- 第二节 考夫曼关于类推适用的论述:比较点的提出14-19
- 一、 “类型”与“事物本质”15-16
- 二、 “类型”与“事物本质”如何走入法学的场域?16-17
- 三、 考夫曼类推适用的核心:比较点17-19
- 第二章 类推适用中比较点问题剖析19-28
- 第一节 有关比较点的主要学术观点解析19-24
- 一、 伯顿:法律共同体的态度19-21
- 二、 拉伦茨:法评价一致说21-23
- 三、 我国学者关于比较点的主要观点23-24
- 第二节 类推适用中比较点的研究24-28
- 一、 比较点的价值取向24-26
- 二、 比较点的分类26-28
- 第三章 比较点在刑法条文中的研究28-38
- 第一节 反向推理:比较点在刑法条文中的体现28-32
- 一、 定性式的刑法条文29-31
- 二、 定性定量结合式的刑法条文31-32
- 第二节 我国《刑法》条文定性定量式分析——在比较点的基础上32-38
- 一、 对我国《刑法》条文总则的分析33-35
- 二、 对我国《刑法》条文分则的分析35-38
- 第四章 比较点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运用38-50
- 第一节 有关“比较点”的主要类比推理过程模式分析38-42
- 一、 迪普洛克的“二阶段论”模式38-39
- 二、 伯顿的“三阶段论”模式39-41
- 三、 孙斯坦的“五阶段论”模式41-42
- 第二节 如何在刑事司法中正确应用比较点?42-50
- 一、 比较点刑事司法运用理论分析42-44
- 二、 比较点的具体运用44-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李居全;也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与储槐植教授和汪永乐博士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健一;;普通法类比推理过程[J];法律方法;2012年00期
4 储槐植,汪永乐;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5 周少华;“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6 储槐植;;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1988年02期
7 陈景辉;;规则的普遍性与类比推理[J];求是学刊;2008年01期
8 吴学斌;;类比法律推理的性质与难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63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3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