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的分权机制与证据法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陪审制的分权机制与证据法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分权机制 人民陪审员 河南人民陪审团制度 证据法 陪审团法
【摘要】: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目前面临的"陪而不审"、"审而不议"之普遍困境,本文探讨了西方国家陪审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到"分权是陪审制成长的基本条件";详细探讨了我国"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现象的主要形态,指出没有实行分权是造成这种困窘局面的根源;讨论了正在兴起的河南人民陪审团制度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主张我国应当建立以分权为首要特征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为此需要立法机关制定有关陪审团如何与法官分享裁判权的制度,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定证据法和陪审团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分权机制 人民陪审员 河南人民陪审团制度 证据法 陪审团法
【分类号】:D926.2;D925
【正文快照】: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在运行了30余年之后,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几乎成了“木偶”与摆设。“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成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面临的普遍困境,许多人对此深感失望。针对该问题,本文试图弄清楚如下事项:陪审制的本质是什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张景全;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内涵初探[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4 周俊俊;;浅谈法的价值信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王运红;;英国“王在法下”法治观念的历史起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丁跃武,赵婷婷;对我国发展“有限合伙制”的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汪莉;;论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鹿春艳;;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透视西欧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杨剑;听证的法理基础及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贺利云;任映绮;;形式理性法内涵及其形成条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2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t,
本文编号:660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6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