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以司法公信力建设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以司法公信力建设为视角
【摘要】:司法公信力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人民陪审是公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基本路径。当前,人民陪审制度由于功能定位不清、运用规则缺失、人员结构偏差,导致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陪而不审"、陪审意见缺乏代表性、公众认可度不足等长期为人所诟病。而当下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就是司法审判与公众的沟通不足。因此,人民陪审制度需要着眼于陪审制度的功能本源,适应新形势要求。本文从人民陪审员的功能定位、选任机制、参审方式、意见表达和规范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
【关键词】: 人民陪审 司法公信 司法沟通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王平,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院长。〔1〕江苏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法院2011年在随机抽取100件陪审案件中,陪审员一言不发的竟有85件。参见南通市港闸区法院课题组:《公众参审:架起司法与民意互动的桥梁》,未刊稿。〔2〕参见《关于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的若干规定》浙高法(2008)228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公丕祥;;概念与机制:司法公信的价值分析[J];法律适用;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洪亮;;通过个案公正实现司法公正——从检察工作角度进行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22期
2 陈陟云;;方向与路径:人民法院新时期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司法公信视角结合佛山法院司法改革实践[J];人民司法;2014年03期
3 张德友;;司法公信的逻辑结构与生成机制——以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为基础的法律服从[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5期
4 王超;;涉诉信访法治化的路径探寻——以A法院“院长信”为考察对象[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年02期
5 苏新建;;程序正义对司法信任的影响——基于主观程序正义的实证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茹;民事审判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迟辰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关系问题类型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黄晓芳;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J];电视研究;1999年11期
3 孔祥俊;;论裁判的逻辑标准与政策标准——以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为例[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4 公丕祥;;挑战与回应: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的时代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5 公丕祥;;能动司法与社会公信:人民法官司法方式的时代选择——“陈燕萍工作法”的理论思考[J];法律适用;2010年04期
6 张文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3期
7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沈德咏;[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 金晓丹;[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黄慧慧;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前沿;2005年05期
3 杜拻格;;浅议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4 王杨;“入世”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2000年04期
5 曾浩荣;;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新构想[J];法学家;2000年06期
6 李云波,王彦山;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曾浩荣;试谈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张善q,
本文编号:660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6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