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转向——违法审判责任制的规范
本文关键词: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转向——违法审判责任制的规范
更多相关文章: 错案追究 违法审判责任制 法官独立 文本分析 司法控制
【摘要】:错案责任追究制本是为了解决司法腐败、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而设计,但在实践环节的运行却显露出制度设计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责任承担形式违法,层次不一、错案认定侧重主观故意过错、责任追究主体不适、责任分流不合理、责任救济渠道单一等问题。笔者以典型刑事错案为研究对象,剖析错案生发全过程,得出错案发生的根本还是在于法官的独立性不够。当下司法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为法官错案责任制转向违法审判责任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关键的节点,还是确保法官的独立。这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违法审判责任制,从责任推断、责任依据、责任认定、追究主体、责任保障五个方面着手。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错案追究 违法审判责任制 法官独立 文本分析 司法控制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廖丽环(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401120)我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由来已久,早自1990年秦皇岛第一次试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后,各地都开始纷纷仿效,在改革的同时,也遭遇了窘境。各地不一的规定,使得错案责任追究制运行不畅,杂乱的规则、模糊的定义、责任分配的不合理和法规位阶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王申;;司法行政化管理与法官独立审判[J];法学;2010年06期
3 陈雅丽;张革文;;中西法官保障制度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魏胜强;;错案追究何去何从?——关于我国法官责任追究制度的思考[J];法学;2012年09期
5 蒋惠岭;;法院内部运行机制中的司法规律[J];法制资讯;2014年09期
6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7 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8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9 姜涛;刑事审判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章志远;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8 周方伦;刍议法官独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宁静波;;法院的“产出”效率问题分析——基于30个基层法院的实证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孔志国;;法院的非行政化,一个宪法问题[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葛枫;;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刘芳;;论环境民主的多元化主体机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李培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环境制度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8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袁国生;;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改造论——以当事人审级利益的保护为分析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士如;;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悦晖;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8 俞世春;我国现行巡回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9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新;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3年02期
2 葛磊;法院错案追究制度分析[J];中国司法;2004年04期
3 付立庆;;善待错案追究——立足于制度设计和运作实践的双重考察[J];福建法学;2002年02期
4 干朝端,郭s,
本文编号:66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6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