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社会团体调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9:26

  本文关键词:社会团体调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团体 纠纷解决 调解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不断加强,各种市场主体相继出现,矛盾也随之增加,各类新型纠纷层出不穷。法院不堪重负,传统的诉讼方式已不能满足纠纷解决的需要,社会团体作为自治组织,也肩负起调解社会纷争的重任。我国诸多社会团体并非是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产生,社会团体的调解功能并未得到全部发挥。社会团体作为调解主体参与调解的机制尚不完善,社会团体的自治化程度较低,加之社会团体调解的外部环境也并不成熟,由此导致社会团体调解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社会团体的调解功能,构建完善的社会团体调解制度,意义重大。论文从社会团体调解的概念出发,分析社会团体调解存在调解主体和范围不明确、中立性遭到质疑、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传统观念、立法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结合理论与现实需要,论文提出了完善社会团体调解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明确社会团体调解的主体,完善调解程序,提高调解协议的效,加强对社会团体调解的监管,以保障社会团体调解制度有效运行,最终促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团体 纠纷解决 调解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5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6-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9
  • 1.3 研究内容9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9-10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10-15
  • 2 社会团体调解制度的现状15-26
  • 2.1 社会团体调解的基础15-16
  • 2.2 社会团体调解纠纷的范围和模式16-22
  • 2.3 社会团体调解的程序22-23
  • 2.4 社会团体调解的效力23-24
  • 2.5 社会团体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24-26
  • 3 社会团体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6-34
  • 3.1 社会团体调解存在的问题26-29
  • 3.2 社会团体调解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29-34
  • 4 完善社会团体调解制度的对策和建议34-44
  • 4.1 明确社会团体调解主体34-36
  • 4.2 完善调解程序36-39
  • 4.3 保障调解效力39-41
  • 4.4 完善社会团体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41-42
  • 4.5 提升社会团体的自律监管能力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岐山;;论基层调解制度的内涵及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3期

2 汤维建;;论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J];司法;2010年00期

3 曾祥斌;调解制度论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吕珏;中日调解制度比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0期

5 李晓琴;我国传统调解制度价值之探讨[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4期

6 李琴;农江;;台湾与大陆调解制度之比较[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7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徐元彪;周茜;;国内调解制度与国际调解制度之应用分析与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关楠;贾晓光;徐盼;;从调解制度中理解社会对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10 贺红梅;刘振华;;我国治安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行政与法;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在祯;;关于建立仲裁受托调解制度的思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娓;;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研究[A];2013年第七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赵胜营;;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4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柴荣;袁泓;;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兼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N];检察日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冯小光;调解制度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动因[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羊文成;先行调解制度该如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王立新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文化隐寓[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西北大学法学院 王钢;中国古代调解制度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2012年

6 ;构建现代调解制度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王川 汤峥鸣;完善调解制度 实现诉讼与调解“无缝衔接”[N];上海法治报;2013年

8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英国国际和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伊莱娜·康思格里奥(Elena Consiglio)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院 李叶丹 编译;意大利调解制度的发展及评析[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赵文 刘敏 记者 孙健;建立调解制度构建和谐仲裁[N];大连日报;2010年

10 许云霞;关于构建现代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来文彬;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辰;论我国先行调解制度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关秋松;民事诉讼先行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谭雅誉;民事诉讼法中先行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许健;论商事调解制度[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王腾;我国先行调解制度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刘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5年

7 胡炜冬;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8 吴莹;行政诉讼中的有限调解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唐冠群;台湾地区乡镇市调解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叶明明;K县法院民事案件调解制度运行调研报告[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6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6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