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环节的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3:12
本文关键词:检察环节的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一改往常从单纯注重对犯罪人的惩罚,逐渐转向同时关注犯罪人利益与被害人利益,刑事和解制度正是这一转变的鲜明体现,在检察环节适用刑事和解制度也自然成了我国检察工作的进一步要求。在检察环节适用刑事和解首先应当双方自愿、遵循程序的规范性、正义性等原则。我国检察环节的刑事和解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查逮捕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二是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在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恢复性司法、刑罚的谦抑性等原则,更来源于我国的宽严相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检察职能的体现。检察机关参与刑事和解,刑事和解便可在刑事诉讼任一阶段进行,其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但同时也有不少弊端需要克服。笔者从检察实务出发,以日常办理的案件作实例分析,对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范围进行阐述,,分析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制度的监督,探讨如何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检察环节 刑事和解 和解利弊 法律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3;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8
-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及我国检察环节的刑事和解制度11
-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11-12
- (二)我国检察环节的刑事和解制度12-18
- 1、在办理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阶段的刑事和解12-14
- 2、在办理审查起诉案件阶段的刑事和解14-18
- 二、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18-23
- (一)恢复性司法18-19
- (二)刑罚的谦抑性19-20
- (三)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20-21
- (四)构建和谐社会理念21-22
- (五)检察职能22-23
- 三、我国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利弊分析23-35
- (一)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好处23-30
- 1、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可以提高司法效率23
- 2、检察机关刑事和解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有效预防再犯23-24
- 3、有利于提高涉案双方的满意度24-25
- 4、有利于改善涉案人员之间的关系25-27
- 5、弥补国家与社会保障体系对被害人保障的不足27
- 6、有利于改善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属的困境27-29
- 7、能够有效弥补现有刑罚制度存在的不足29-30
- (二)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弊端30-35
- 1、削弱了刑罚的基本功能30-31
- 2、刑事和解造成检察官任务繁重31-32
- 3、地位的不平等容易导致被害人“狮子大开口”、犯罪嫌疑人“委屈求全”32-33
- 4、有“花钱买刑”之嫌33
- 5、刑事和解缺乏必要的相应的监督,导致权力的滥用,容易滋生新的司法腐败33-35
- 四、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原则及案件范围35-41
- (一)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原则35-37
- 1、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或被害人近亲属双方自愿原则35
- 2、利益均衡原则35-36
- 3、遵循程序的规范性、正义性原则36-37
- (二)现行法律规定的刑事和解适用范围37-39
- (三)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适用的刑事和解范围39-41
- 五、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案件的处理办法41-43
- (一)建议公安机关撤案41
- (二)相对不起诉41
- (三)附条件不起诉41-42
- (四)和解起诉42-43
- 六、检察机关刑事和解的监督43-46
- (一)不捕理由释析43-44
- (二)公开进行听证44
- (三)相关人员参与和解的准入44
- (四)集体讨论决定制度44
- (五)检察委员会最终决定44
- (六)复议机制44-45
- (七)二级备案制度45
- (八)案件回访调查45-46
- 七、检察机关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46-49
- (一)提高办理刑事案件检察人员办理民事案件的能力46
- (二)取消限制检察机关不起诉权的各项指标和规定46-47
- (三)加强量刑建议权的落实和完善47
- (四)依靠政府财政或其他团体,设立专项援助基金,提供国家补偿47
- (五)明确刑事和解程序,提高效率47-48
- (六)建立刑事和解的制约监督机制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启钊;;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设立及适用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2期
2 高奕;;论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的适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1期
3 张文涛;玄金华;;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4 张淑岩;;析完善检察环节刑事和解案件办理的方式[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陈庆安;王剑波;;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劣势再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6 郭建安;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第五届会议综述[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7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667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67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