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位”的专家与“隐身”的法官——专家参与在司法过程中的合理定位
本文关键词:“越位”的专家与“隐身”的法官——专家参与在司法过程中的合理定位
【摘要】:专家系统介入司法过程是司法程序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专家与法官分属不同的"认知共同体","专家意见"的价值有待澄清。在司法过程中,专家参与存在一定的偏差、错位或越位现象,无论是专家还是法官均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专家参与的制度建构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路径:第一,通过独立性、透明性保障专家的司法参与;第二,通过决策保障制度、反腐败制度的法治化重建法官的权威。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专家 法官 司法参与 认知共同体
【分类号】:D916.2
【正文快照】: 一、司法过程中的专家参与模式专家是兼具专业性与科学性的特殊个体,因其在科学、技术、医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较高造诣而受到社会的尊崇。专家参与国家管理活动古已有之。在中国,行政过程中专家咨询制度的历史可追溯到“士”:“春秋年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2 于秀艳;论"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程序缺陷[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3 孔庆余;;专家法律意见书的价值思考[J];中国公证;2004年10期
4 邱星美;;制度的借鉴与创制——“法庭之友”与专家法律意见[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5 柳砚涛;刘孝堂;;“司法权威”与“学术权威”的竞存——由“专家法律意见书”存在的几点悖论引发的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孙凯;;国际环境政治中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评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傅广宛;白侯军;傅雨飞;;中国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历史沿革、发展特征与现代启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杨立华;何元增;;专家学者参与公共治理的行为模式分析:一个环境领域的多案例比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季美君;;专家证据的价值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修改[J];法学研究;2013年02期
10 徐阳;;“舆情再审”: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法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何晓航;;为法律专家意见书“把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沈健;比较与借鉴:鉴定人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王学峰;周南兰;;民事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丁校波;;从刘涌案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J];当代法学;2008年S1期
5 郭华;;司法鉴定理论研究的五十年历程回顾与评价[J];中国司法;2008年08期
6 周恬;黄桂标;;论专家法律意见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黄维智;;鉴定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8 李彬;吴瑞;;论鉴定结论的系统化规制——以证据能力规则为视角[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于秀艳;论"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程序缺陷[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10 孙远;;论侦查阶段鉴定结论之告知[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海龙;姚建军;;实践与理论互动的智慧——专家意见书对审判权的影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程欲民;丁吉生;;为公众参与司法搭建平台——论公众意见在刑事审判中的引入[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李飞;;浅议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程序正当性[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曲晟;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奉晓政;美国《上诉法院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曹顺仙;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郭燕霞;医疗实践中的专门知识与公众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罗薇;民意与司法应对[D];湘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斌斌;论“法庭之友”制度之引入[D];烟台大学;2010年
2 陆湘;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专家意见的适用与发展[D];西南大学;2011年
3 蒋彬;鉴定人出庭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艳;浅析司法鉴定启动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俊;我国刑事司法鉴定人制度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王悦;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段娟;刑事审判中鉴定意见质证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刘绵;论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评断[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杨文君;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法庭之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黄玉洁;论刑事鉴定结论生成程序[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刚;隋唐三省体制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林林;;邓玉娇案的法文化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3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4 徐昕;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洪秀娟;;司法鉴定改革模式评析——基于比较法视野的考察[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7 于秀艳;美国的法庭之友[J];法律适用;2005年04期
8 张泽涛,陈斌;法学家论证意见书及其规范——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9 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10 王利明;;什么是法学家的社会责任?[J];法学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司法过程中理性和经验的辩证关系[J];求索;2004年03期
2 刘治斌;;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及其方法论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魏治勋;;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批判[J];求是学刊;2006年03期
4 孙新形;王洪坚;;裁判的规则、艺术与效果在司法过程中的体现——探求本土视角下的司法理念[J];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彭世忠;;论“无法”司法——一种对司法过程的另类思考[J];政法论坛;2007年05期
6 房东升;;司法过程中的法官能动性及其条件[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潘福仁;;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J];东方法学;2008年03期
8 陈卓雅;吴博;;浅谈司法过程的主观性认识——读《法学方法论》后感[J];消费导刊;2008年01期
9 孙日华;;习惯在司法过程中的适用[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杨秀清;;司法过程能动性的理性思考[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建英;;法律在司法过程中的不断塑造[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侯建英;;法律在司法过程中的不断塑造[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宋炉安;;司法过程中解决矛盾的方法[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奕;司法过程的四种境界[N];法制日报;201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志铭;司法过程的基本特性[N];法制日报;2014年
3 李富永;让司法过程彻底“透底”[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4 侯陶;司法过程的最高境界[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伍春辉;防范司法过程中的“蝴蝶效应”[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李宇先;司法过程的最高境界[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张志铭;司法过程的特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张国香;司法过程的专业化与公民参与[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邹益民;在司法过程中探究法律成长[N];检察日报;2005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 刘静坤;司法过程的性质与法官的角色[N];人民法院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虹霞;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学;2010年
2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张宇飞;司法过程中的价值衡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晔;司法过程中的法官伦理:价值与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璐;司法能动下的法官特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孔志强;论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赵莹;论司法过程中的下意识因素[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决[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李君莉;民间规则在司法过程中的运用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7 宫冬冬;司法过程中的法律续造[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璐;司法过程中的法官角色分析[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9 韩雪;浅析司法过程中非正式惩罚的运用[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黄佳鹏;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过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78499.html